十一黃金周前夕,國內空調巨頭格力電器一位導購因為終端的小糾紛,將一位競爭品牌的實習促銷員毆打致死,釀成一起慘劇,而格力空調卻遲遲不對事件負責、拒不道歉,暴露出了其對法律尊嚴與公民權益的漠視和社會責任的缺失。結合格力之前多起空調爆炸事件發生后的冷漠態度,可以看出格力的社會責任缺失已成慣性。
格力促銷員打人致死不道歉
9月29日晚,安徽巢湖安德利賣場,格力促銷員孫軍與某競品實習促銷員強大偉因為終端物料布置問題,發生口角,進而“戰事升級”發生肢體沖撞,孫軍連續出重拳擊中對方耳部,致使強大偉休克倒地。強大偉被公司同事第一時間送到醫院搶救,但因傷勢嚴重,腦內出血不止,經搶救無效于10月1日下午死亡。經醫院鑒定,被害人強大偉頭部遭外部重擊致使腦內動脈血管破裂,失血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致死。肇事者孫軍當即被警方帶走,因案情嚴重隨即移交刑警大隊。
強大偉父母聽到兒子不幸遇難的消息,猶如晴天霹靂,悲觀欲絕,含辛茹苦培養多年,兒子眼看就要走入職場,能為家庭分憂解難了,誰料想卻被野蠻的格力促銷員下毒手奪走年輕美好的生命。更令人憤怒的是肇事方及所屬格力空調公司對受害家庭沒有絲毫的慰問與表示,置若罔聞,漠然置之。
由于格力的不負責任,近日強大偉父母及親屬一行多人不得不拿著花圈、打出“格力員工打死我兒子,還我公道”的白色橫幅圍堵在安徽格力空調銷售有限公司門前,討個說法。受害家屬上門喊冤吸引了許多圍觀群眾,一些了解了事情原委的市民紛紛表示:“格力如此不近人情,實在讓人心寒,我們今后不會再買格力空調了。”
格力社會責任缺失已成慣性
作為一家國內知名的大企業,并不應該僅僅只是追求商業利益,更需要承擔企業公民應該盡到的社會責任。而格力在這方面的表現,一直是不合格的。
終端促銷員作為企業最基層的執行人員,不僅代表著企業的形象,也受到企業文化的深刻影響?梢哉f,格力促銷員打人致死的事件背后,有著格力企業文化中惡性競爭、打壓同行的深層根源。如果要杜絕此后類似惡性事件的發生,首先格力空調公司要反思其企業文化,高管層以身作則做出表率,真正秉承正當競爭、摒棄不正當競爭,從而做好對中層執行、基層操作,特別是一線促銷員的職業道德與崗前職能培訓。
然而,在家電業“鐵娘子”董明珠執掌下的格力,一貫以強硬的姿態行事,董明珠更一直宣稱“我從不犯錯”、“我永遠都是對的”,在這種不認錯、不反省、不負責的領導作風影響下,上行下效,格力業務員也一慣以“霸道”、“強悍”著稱,整個格力空調企業文化里已經缺乏基本的社會責任和人道主義精神。
近兩年遭到媒體曝光的格力空調多起爆炸事件中,已經造成6名消費者受傷。然而,面對這些惡性事件,格力卻采取了“鴕鳥政策”——“躲”、“推”、“拖”,能躲就躲、能推就推、能拖就拖。格力的這種躲避與冷漠的態度,激起了國內眾多媒體與消費者的憤怒與聲討。
作為企業公民、責任企業,起碼應當具有悲天憫人的友善情懷,從人道主義出發,應該主動去過問關心受害的消費者及其家庭,而這些最基本的人道關懷,格力空調都不能夠做到。而本次促銷員暴力傷人致死慘案發生后,格力空調的不負責任表現,更進一步暴露出了格力社會責任缺失已成慣性,若不痛定思痛、痛改前非,誠心改過,格力將走向更難以挽回的自毀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