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計劃2010年至少推廣節能燈1.5億只,目前在我國一線城市只要花費一元錢就能買到一只原本價值十元的節能燈,中間的差價則由政府提供補貼,中央政府補貼50%,地方政府補貼40%,這意味著政府今年將至少為此提供13.5億元的補貼。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賀在華指出,一直以來,采用政府補貼的手段進行新技術與新產品的推廣都是我國的慣用手法,雖然與國外的禁止手段方式迥異,但是其宗旨與產生的效果卻是一樣的。LED作為公認的節能燈之后的新一代光源,在進行產品推廣的時候,是否也會得到像節能燈一樣政府的大力補貼,還有待LED產品的進一步發展。
首先,節能燈的價格實際上只是普通燈泡的十幾倍,而LED照明產品的價格卻是白熾燈的上百倍,普通節能燈的十幾倍。盡管未來一段時間,LED照明產品的價格將大幅下滑,但是中間的價格差值仍是不小的數目,特別是照明產品的運用范圍相當廣,差值累計驚人。因此,若要獲得一定的政府補貼,LED產品的價格降低還需加快進度。
其次,財政補貼作為一項市場計劃,補貼究竟是補于商家還是補于消費者或者兩者兼補都是需要認真考慮的地方,若補貼不當,將抑制技術的研發以及產品的推廣。最佳的補貼方式莫過于商家與消費者都能從中獲益。目前,二三線城市以及鄉鎮地區的LED照明渠道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無論從哪一層面上講,補貼范圍擴大到鄉鎮地區與渠道建設都是互惠互補的手段。
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半導體照明(LED)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中國照明用電量約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2%,超過4300億千瓦時。中國現階段白熾燈用量約14億只,2008年和2009年,中國政府已經以財政補貼的方式推廣節能燈2.1億只,如果把全國的白熾燈全部更換下來,1年可以節電480多億千瓦時。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白熾燈時代的終結意味著在LED戰場上將有一場殘酷的廝殺,政府的大力促進雖然會從一定程度上減輕企業的負擔,但是,并不能減緩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也就是說若要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應在政府大力補貼的契機下,加強自身品牌的塑造以及技術的提升,如此才能有效地提升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