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視是繼3D電視后又一重大彩電技術突破,隨著國外Google TV的正式上市,智能電視這一未來電視的雛形立即引發全球關注。在互聯網和數字化時代,電視不再是唯一的視頻選擇,人們也不再滿足于電視僅僅作為視頻顯示工具而存在,互聯互通的多媒體終端——智能電視將會取代傳統功能型電視引領市場,這也是全球彩電行業發展的大趨勢。目前國外的IT巨頭如蘋果、英特爾等都在醞釀推出全新的智能電視;中國是互聯網電視發展最快的地區,有良好的市場基礎,海信、康佳、海爾、創維等企業在電視智能化研發上處于行業前列,已推出較為成熟的高端3D智能電視產品。
鑒于當前市場上不乏借智能電視“概念”炒作的電視產品,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牽頭,12月8日在北京召開“未來電視,智能起航——2010年智能電視產業展望論壇”,以推動智能電視在中國健康發展。康佳、海信、索尼、海爾等國內外智能電視制造企業代表與行業內專家共同探討智能電視的界定、發展趨勢、標準制定、市場前景等議題。
工信部數字電視標準符合性監測中心主任張素兵博士表示,雖然業界對智能電視的定義并未最終確定,但“具備多元化開放式操作系統(如Android),可實現良好的人機交互”是基本的入門界定,已被業界認可。這也是智能電視與傳統網絡電視的重要區別,網絡電視僅具備基本的操作界面、配有簡單軟件系統。另外,為有效支持操作系統平臺的運作,高速處理芯片也是標準配置。其次,“軟硬件可同時升級,實現新功能或增值服務”也是智能電視區別于功能型電視的重要特征,用戶可自由安裝、卸載應用服務(如游戲、健身、股票等),使電視擁有了無限可能,成為私屬定制的家庭娛樂及信息終端。張博士表示,“家電整體物聯”也是智能電視的特征之一,目前海信Hi-smart智能電視、康佳網銳·智能3D電視、海爾模卡智能電視都已達成與電腦、手機等IT設備互聯互通、信息共享。
在論壇上,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發布了《智能電視消費市場發展狀況調研報告》,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對智能電視有較高的認知度,調研中有64%的消費者表示聽說過智能電視,其中75%的消費者對智能電視有一定了解。認知快速提升,這一方面得益于中國三網融合背景下網絡電視鋪墊下的良好基礎,另一方面也表現出消費者對智能電視的高度興趣。進一步調研數據顯示,在消費者對于智能電視的認知度上,基于國產品牌近期全面發力智能電視領域,品牌集中認知較高,占半壁江山。海信占22.4%,康佳占22.1%,海爾占13.1%,創維占12.1%。調查數據還顯示,在未來一年內只有17%的消費者有購買智能電視的想法,認知度和購買預期之間的反差,說明消費者對智能電視消費還處于觀望狀態。
調查發現,目前在國內真正實現終端銷售的智能電視企業僅有康佳、海信、海爾、創維四個品牌,外資品牌如三星、LG的智能電視產品正在醞釀發布中,備受關注的Google TV,目前還僅限于在美國地區銷售,但是根據“任何一款消費電子產品的出現,最終都會進入全球電子消費市場!痹诓痪玫膶鞧oogle TV, Apple TV或許將一同進入中國市場,屆時中國智能電視市場的競爭將愈發激烈。
著名家電專家、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認為,從消費需求看,智能電視滿足了消費者家庭娛樂的所有要求;從市場環境看,中國的政策導向有利于智能電視推廣。隨著技術的日漸成熟,產品價格也在不斷降低,中國會成為智能電視最大的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