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三網融合日趨成熟、三網融合試點城市的公布,未來三網融合的大勢所趨日顯明朗。而借助這股勢力,三屏互聯的趨勢也已經開始萌動。手機、電腦和電視三屏間的功能漸漸相融的同時,也正逐步走向了智能化。
貝葉思咨詢認為:2010年,隨著國產品牌彩電產品將有80%以上標配網絡功能。未來三年,智能電視銷售增長率將保持在2-3%。
全球智能電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2010年5月,谷歌聯合英特爾、索尼和羅技發布第一款“谷歌電視”(Google TV),該產品是將數字電視、英特爾Atom 處理器(CPU)、谷歌Android智能手機操作系統(OS)結合在一起的升級版的互聯網電視,不僅可以看普通電視節目,還可下載Android平臺的各種應用軟件(apps)和信息。
在全球市場,智能電視的出現不僅為彩電行業的發展和三網融合的實現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更是改變了行業的競爭模式。在以Android平臺為核心形成的全球“智能電視”版圖中,英特爾、索尼、羅技、Adobe、DISH Network和百思買等合作伙伴形成了新的產業同盟,它包括了芯片制造商、終端生產商、技術接入者、軟件服務商、內容提供商和零售渠道等不同層面。
中國智能電視市場尚處市場培育階段
中國網絡電視的發展目前已經經歷三個階段。08年是網絡電視的概念啟蒙期,09年是網絡電視的功能成型期,2010年網絡電視正式進入智能時代,暨智能電視時代。
2010年6月,TCL集團即率先在國內研制成功基于Android操作系統的智能電視。康佳同樣推出了基于開放式平臺的新一代網銳LED智能電視。
目前,“家電下鄉”零售規模占比達31%,平板電視占七成以上,而在這其中,互聯網電視占電視消費比例越來越高,其中主要以TCL等國產品牌為主導,但目前市場年增長速度不足1%,尚處市場培育階段。
貝葉思咨詢認為:在三網融合試點的前夕,TCL、康佳等國內品牌推出智能電視產品的意義重大。標志著中國網絡新媒體進入客廳的時代已經不遠。智能電視市場雖然處于市場培育階段,但已經使電視產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一環,中國彩電產業的發展方向已經非常明確,電視產業也成為中國消費電子產業發展主要驅動力。
智能電視產品更適合中國消費者
單純的互聯網電視沒有像人們預想的那樣壯大起來,是因為其內容少、內容商少、功能不完善等,而內容缺少則是互聯網電視的最大瓶頸。國內的互聯網電視,基本上是捆綁固定的內容和應用,不具備太多創新的元素。最多具備20%的互聯網技術,其功能也僅是概念而已,根本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電視。智能電視的出現則超越了互聯網電視,其功能更加強大。
據貝葉思咨詢調研顯示:2010年一季度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達1100萬臺以上,零售額規模達450億元。其中網絡電視的零售量占比近10%,零售額占比15.0%,目前80%以上的用戶聽說過智能電視,25%的用戶表示非常了解,用戶對于智能電視的認知達到了一個比較滿意的程度。對消費者來說,智能電視除了傳統電視節目,還可以進行搜索,從而瀏覽海量的網絡視頻;更重要的是,電視變得可以連接互聯網享受整個網絡世界的資源,同電腦一樣進行視頻點播、視頻聊天、玩游戲和網絡購物等更多精彩體驗,從而實現用戶從“看電視”到“玩電視”的根本性變化。所以說智能電視相較互聯網電視更適合中國消費者。
未來智能電視發展的核心在互聯網
從政策層面看,隨著“三網融合”政策的出臺,在國家政策、技術支持、客戶需求等因素的強力推動下,網絡電視將為彩電企業發展帶來巨大的突破,催生出快速增長的產業鏈。
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調查辦公室發布數據顯示,2010年,國產品牌彩電產品將有80%以上標配網絡功能。
從產業層面看,智能電視的出現,使電視產業的競爭從傳統的電視制造領域延伸至IT服務領域。智能電視產品注定將成為一種趨勢,這就是3C融合的產物,未來的電視,必將同時具備電視、電腦、手機三種功能,也就是說,不僅能收看電視節目,而且能上網和打電話。
貝葉思咨詢認為:雖然目前中國的智能電視市場增長緩慢,市場處于初期市場培育階段,但未來,隨著“三網融合”技術的普及,智能電視市場在未來三年,將保持2-3%的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