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商業模式的創新,與物聯網的產業發展階段密切相關,在不同的階段,應創造不同的商業模式,惟其如此,方能適應整個產業的發展。
而以物聯網需求的驅動模式為依據,我們可以把物聯網的發展分為“看得見的手”(政府)驅動階段和“看不見的手”(市場)驅動兩個階段。
筆者以為,在看得見的手驅動階段,物聯網商業模式創新的核心訴求在于如何加強公共管理機構社會管理的行政效率、解決經濟管理的成本及盈利問題;在看不見的手驅動階段,物聯網商業模式的核心訴求在于如何解決主要經濟組織的低成本運營和利潤增長的問題?吹靡姷氖烛寗与A段
物聯網的發展必須經歷第一階段,也就是由公共管理部門作為最大的物聯網應用需求方和購買方,或者換句話說,在此階段,政府是物聯網產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
在這個階段,物聯網的應用將主要集中在政府對矛盾突出的社會領域的監管應用,以及經濟領域需求突出的行業監管應用,比如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城市管理等領域。
筆者以為,在此階段,物聯網的商業模式創新具有三點特征:其一,對資本的需求規模以及資本投入所引起的投資倍增效應,能夠吸引地方政府足夠的興趣;其二,能實現公共管理部門行政管理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或者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成本顯著轉移的同時而不會引起被管理者的明顯性壓力過大;其三,能夠增強公共管理部門的行政執法效果,促進當地政府或者本部門的行政執法效果的顯著改善。
因此,在此階段,物聯網的應用也將聚焦在公共服務應用模式。只有那些順應了公共服務管理模式變革的組織和地方政策,才能在此階段獲得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顯著性收益。
看不見的手驅動階段
在經歷了政府是第一驅動力的階段,隨著政府經濟和社會管理模式的變革,物聯網應用的發展將進入市場需求驅動階段。在此階段,大型經濟和社會組織的需求將是物聯網產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
在這個階段,物聯網的應用將集中在大型經濟組織的低成本化運營、基于泛在感知信息聚合的產品和技術創新,以及社會管理中介組織的高效率運行上。
在此階段,物聯網的商業模式創新具有如下特征。
其一,在同一行業的上下游產業鏈條上,以總行業成本降低或者總行業利潤增加的模式,實現了行業成本或者利潤的無損性分配。
其二,在不同行業之間,以信息聚合的模式實現了低門檻性的關聯,促進了各自的技術進步和產品創新。
其三,在大型經濟和社會組織內部,其以管理模式創新的方式,極大地改善了內部控制的管理成本,降低了組織內部因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系統風險。
因此,在這個階段,物聯網的應用將聚焦在以信息聚合實現產品和服務創新、改善自身經營狀態的領域。同時,這個階段也將是互聯網、物聯網、移動通信網絡從技術到業務到商業模式的完整融合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