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3日開幕的2010年BIRTV(北京國際廣播電影電視設備展覽會)上,專業廣電行業市場開始透漏出一絲“惡戰”的血腥味。不僅是較往年縮小的廠商廣告投放數量表征出整個產業還處在金融危機后的恢復期,部分品牌直接打出的“價格戰”口號更是“威力無窮、后患無窮”。
廣播電視影視設備和系統集成服務歷來是以科技含量、技術含量和行業人脈關系為“競爭力”的產業。對于這些專業的產品,客戶往往更為注重好用、易用、用了能創造嶄新的商業價值,價格這個普通消費市場最敏感的因素,一直是廣電領域排位進步了前三的競爭力。
但是,本屆廣電站上,日立、視威等企業卻公開打出了價格牌,并期望在廣電行業傳統規律、潛規則下,行業伙伴都不愿打價格牌的背景下,依靠價格戰“一戰成名”。
視威兩個系列四款專業液晶監視器產品,在展位背部展板顯著位置打出了“感恩回報心動價”的促銷廣告。日立更是為其最新的Z-HD5000E專業攝像機打出了238000元的廣告標語,并占據日立整個展位背部巨大的空間。這個238000的數字,也成為了整個展會中出現的“個頭”最大的數字符號。
分析認為,兩家實力、業務、文化均不相同的企業,同時打出價格戰,這張挑戰廣電行業從業規則的牌,與目前的后金融危機時代頗為有關系。在金融危機中,日立企業虧損程度頗大,同時其廣電業務、尤其是攝像機產品更是受到索尼、松下等競爭對手的蠶食,通過利用自身優勢資源、打破行業潛規則,將價格問題直接搬上臺面,也許是日立翻盤的一個重大機會。
對于廣電領域的價格戰,業內人士認為雖然暫時是一個特例,但是未必是一件壞的事情。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客戶對商業競爭透明化程度的需求在顯著增強。其中價格透明是首要的任務,尤其是對于廣電這些很“專業”,以往水分比較大的行業,“透明”意味著更多的市場競爭機會。尤其是有利于向國內企業等后起之秀迅速在市場中占據地位。
“沒有一個產業的規律是一成不變的”,一位現場觀眾如是評價廣電行業的價格透明問題。透明化是理想選擇的前提,透明的產業和市場才更為公平,也更能杜絕商業活動中的腐敗現象。對于日立等企業公開展開的商業透明化的嘗試,業內多數人士,尤其是本土產業界均持有“非常積極”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