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服務業司指導下,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CSIP)、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和中國軟件行業協會三家單位聯合主辦的“中國云計算服務發展趨勢研討會”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隆重召開。本次大會還揭牌成立了“云計算研究中心”,并向首批專家頒發聘書。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倪光南院士,中國嵌入式系統產業聯盟理事長、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沈昌祥院士,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胡崑山先生,中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林寧博士,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復雜系統與智能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亞利桑那大學復雜系統高等研究中心主任王飛躍研究員,國家衛星導航信息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王平先生,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杜新安先生,CSIP主任助理劉龍庚先生,CSIP副總工程師王建平博士,嵌入式領域知名專家、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嵌入式系統分會秘書長郭淳學,上海中標軟件有限公司總裁韓乃平研究員,日本NTT DATA公司高級專家濱野賢一郎(Kenichiro Hamano)先生等來自中國、美國、日本等國家的政府機構、科研單位、大學及知名企業的云計算專家、學者及政府官員120余人出席了會議。
CSIP副總工程師王建平博士,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副所長林寧博士,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杜新安在會上致辭。
倪光南院士、沈昌祥院士等與會領導和專家對大會的召開和 “云計算研究中心”的成立給予了高度評價。倪光南院士指出“云計算研究中心”這一云計算公共服務平臺旨在整合資源、統籌規劃,與各地云計算相關機構密切協作,使我國云計算能又好又快地發展起來。
“云計算研究中心”聘請的首席專家有倪光南院士、沈昌祥院士、 王飛躍研究員、王平副主任、 韓乃平博士、林寧博士、 郭淳學秘書長。“云計算研究中心”聘請了50位技術專家。
隨后,倪光南院士做了“發展嵌入式系統,促進云計算推廣應用”的主題演講。他指出,軟件(包括嵌入式軟件和IC設計)在嵌入式系統中占據重要地位。過去我國許多地方不顧具體條件,只重視離岸外包,與投入相比收效不大,如2009年軟件服務外包出口24億美元,不到中國軟件業銷售收入的2%。另一方面,對產業帶動性很大的嵌入式軟件應進一步提高重視成都,例如,對嵌入式軟件的優惠政策還需要深入落實。
在當前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風起云涌之時,應以4C(內容和服務、計算機、通信、消費電子)融合智能終端等云端設備的興起為契機,大力發展嵌入式系統、嵌入式軟件,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嵌入式系統軟件在2009年占中國整個軟件業收入的17.6%,占軟件出口的2/3以上,在中國前10家最大的軟件企業中,有5家是嵌入式軟件企業。
在當前一個做嵌入式系統的公司中,軟件人員占居研發人員的大多數。例如,華為的研發人員構成中,軟件人員約占80%左右。由于中國巨大的制造業需要提升競爭力,調整產業結構,嵌入式軟件在中國占有特殊地位。可以說,嵌入式軟件對于中國的重要性相當于離岸外包對于印度的重要性。
軟件在中國整個電子信息產業中占的比例還不到20%,比發達國家差很多(美國的軟件產業約占信息產業的50%),中國的軟件遠遠落后于硬件,因此要改變“重硬輕軟”,大力發展軟件,而嵌入式軟件又是重中之重。
沈昌祥院士指出,云計算是新科技,爭論很多,但云計算是新方向。云計算在服務模式上有新的創意,做到了信息共享。云計算的安全問題是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中國要有自己的創新技術來解決云計算的安全問題。
王建平博士表示,當今,云計算已經成為全球信息產業變革的焦點,在大力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的今天,云計算以節能、高效、穩定、靈活、價廉等特性給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帶來了巨大機遇。云計算與各項高新技術的結合展現出了嶄新的活力,通過隨時獲取、按需使用和靈活擴展方式為用戶提供便捷性服務,利用虛擬化、并行計算等技術,可以把現有的資源進行高度整合,實現資源共享,滿足企業客戶對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化應用需求。各國政府給予云計算高度重視,紛紛制定推出本國云計算發展計劃,搶占新一輪國際信息產業變革制高點。作為一種最能體現自由、平等和分享互聯網成果的云計算服務,已經展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云計算對促進我國軟件服務業持續、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和現實意義。
但從目前來看,云計算還是一個新興業態,雖然我國在建設云計算平臺、發展云產業方面已經具有一定的基礎和條件,但仍面臨著一系列亟需解決的問題,諸如還沒有被廣泛認可的云計算服務標準,云計算所涉及的技術成熟度還需進一步提高,云計算服務所帶來的用戶數據安全和隱私等敏感問題還需要政府和產業界提出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因此, 迫切需要凝聚多方力量,加強合作,構建政產學研用良性互動機制,實現優勢互補,才能在此次產業變革中獲得先機,占領產業制高點。在這樣一個不進則退的產業變革時代,我們必須緊緊抓住歷史機遇,為開創國家軟件服務業發展新局面而共同努力。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召開中國云計算服務發展趨勢研討會,并揭牌成立云計算研究中心,就顯得非常及時、必要和有戰略意義。特別是云計算研究中心的成立,將為建立國內領先的云計算研發體系、標準體系、評估評測體系等,擴大與國外云計算研究機構的交流與合作、促進我國云計算產業快速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針對“云計算研究中心的使命和未來”,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主任助理劉龍庚做了主題報告。他指出云計算研究中心將致力于廣泛聯合國內外著名高校及科研機構,組織云計算相關領域的專家資源,開展云計算基礎理論、核心技術、相關標準、產業政策和應用研究。為政府、社會和企業提供云計算相關核心技術、標準規范、發展戰略及項目實施等咨詢服務。
云計算研究中心的主要工作內容:
首先是,云計算基礎理論研究、核心技術研究和應用研究,包括云計算構造技術、服務模式、服務內容和基于云計算的嵌入式系統等,推廣云計算應用領域的新思路,促進云計算產業的發展。
第二,開展云計算服務標準和規范研究,推動建立云計算標準體系,促進加快我國云計算的標準化進程。
第三,開展云計算服務質量測試評估體系研究,建立云計算測試評估體系模型,完善測試評估理論和實施方法,樹立云計算測試評估參考實現樣板,為產業界提供良好的云計算測試評估服務。
第四,云計算產業政策和發展策略研究,為政府、社會和企業提供戰略規劃和項目實施的高端咨詢。同時,為云計算的項目設立、工程實施和項目驗收提供咨詢服務。 、
第五,按年度發布《中國云計算發展研究報告》,作為政府機關、科研機構、高校和相關企業在云計算領域制定發展策略和實施計劃的重要參考。
最后是,積極爭取云計算相關項目,并作為云計算相關項目的重要實施主體,廣泛團結和引導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各高校博士、碩士研究生,開展云計算基礎理論、服務和應用的研究工作。 在以“云計算服務模式及發展趨勢”、“云計算核心技術的沉淀與演進”、“云計算中的產業政策、法律法規和標準問題”為主題的分會場上,與會專家就云計算的核心技術、促進政策、商業模式、推廣應用和標準需求等方面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業內人士指出,云計算是未來信息技術創新的重要源泉,也是未來信息技術服務的重要趨勢,將為我國信息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目前,國內外的云計算研究、推廣和應用還都處在初級階段,有一些問題亟需解決。此次大會,為國內外政、產、學、研、用等各界官員、專家、學者們提供了一個深入交流、探討解決相關問題的平臺,有助于大家齊心協力,推動云計算健康、有序和快速發展,從而加快我國搶占國際信息產業制高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