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視頻會議在中國高速發展的十年,技術的演進是不變的主題。一次次的技術論戰,不僅有力的推動了視頻會議行業的發展,而且為視頻會議的應用發展賺足了噱頭。在此,我們不妨一起回顧回顧那些“硝煙彌漫”的日子。
視頻會議行業“軟硬爭霸戰”
不同于國外視頻會議的悠久發展歷史,由于經濟與技術的限制,視頻會議在90年代中期才走入了國人的視線。發展之初的視頻會議系統只是針對政府、金融、集團公司等高端市場,主要在專網中運行,且造價不菲,預算往往高達百萬、千萬元。昂貴的成本以及較高的網絡需求使得廣大的中低端市場長期空白。
近幾年來隨著國內外大型網絡運營商對網絡環境的建設和改造,以及ISDN、DDN、VPN、xDSL、ATM等技術的應用和推廣,視頻會議系統的使用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好。因此無論是通訊行業還是IT行業,都對視頻會議領域重新進行關注,視音頻編解碼技術趨于成熟;圖像傳輸質量大為提高……。環境因素的成功為軟件視頻會議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果說“SARS疫情”疫情使得視頻會議開始走入大眾視線,那么全球金融危機則使得軟件視頻會議行業扎根市場,迅速崛起。在金融危機中生存下來的企業為了提升企業生存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更加關注成本節約和工作效率提升等問題,加之企業本身的規模不大,成本低廉、操作簡便的軟件視頻會議成為企業信息化的最優選擇。
軟件視頻會議的迅速發展給曾經“一家獨大”的硬件視頻會議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軟硬視頻會議之爭不斷升級。近年來,視頻會議技術的日益成熟引導視頻會議市場發展日趨理性,軟件視頻會議與硬件視頻會議之間不再那么針鋒相對。從目前看來,軟件視頻會議與硬件視頻會議各自的優勢分別擁有自己的固定市場,而部分視頻會議廠商為了拓展市場更是“軟硬兼顧”。
就目前的市場應用看來,軟件視頻會議占據上風,畢竟眾多的中小企業是當前視頻會議應用的主力軍。然而,在醫療、政府、金融等高端行業,硬件視頻會議依然備受青睞。這場持續多年的戰役雖然降溫卻并未結束,至于何時真正的消除,或許只能由技術的發展程度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