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告示應用范圍的不斷拓寬,零售行業成為眾人矚目的金礦。然而,到目前為止,零售商場的開拓還是“雷聲大雨點小”,真正投入的廠商寥寥無幾,突破就更無從談起。這是否意味著零售市場已經徹底邊緣化?經過投影時代多方調查發現,事實并非如此。對于大多數廠商而言,零售市場“錢途”是光明的,道路卻是十分曲折的。
用戶不認可,應用市場培育不容易
數字告示在零售行業的應用,在國外并不少見,但是在國內,由于概念普及的“先天不足”,其應用價值現在尚未得到認可。大多數用戶對于數字告示系統的構建是一種“面子工程”,并不是對其應用價值的認可。正是因為如此,在當前的數字告示市場形成了“價格優先”的局面,成為市場推廣的重要阻力,這在零售行業表現的尤為突出。當前不菲的價格成本,會上許多用戶望而卻步。
除了行業自身發展的原因,中國零售行業市場本身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國內的零售行業大多不具備標準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較為傳統。對于大多數零售行業的用戶而言,數字告示的應用并不會為他們帶來立竿見影的收益,而高額的投入成本確是看得見摸得著的,這種付出與收獲的反比嚴重打擊了用戶的使用熱情。就目前的市場發展狀況來看,具有較為標準的管理模式的行業主要是商超連鎖企業,這可能成為市場的突破口,而市場潛力最大的餐飲行業則會是“最難啃的骨頭”。
市場認知度低,廠商投入謹慎
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需求為主導。客戶應用積極性不高,市場需求低迷,這就使得極具潛力的零售市場成為廣大廠商眼中的“雞肋”。大部分廠商對于零售市場保持謹慎的觀望態度,少部分涉足其中的也僅僅是“試水”,并沒有大力投入,因此也并沒有什么重大的突破。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市場培育由萌芽到爆發需要一個很長的培育期,對于當前幾近空白的零售市場,這個周期更是無法確定。想要深入其中的廠商不僅要有雄厚的資金作為支撐,更要抱著近乎賭博的心態,做好為他人作嫁衣裳的準備。數字告示行業是一個新興的行業,市場規模有限,業內尚不具備巨頭來進行這場豪賭。
很大程度來說,零售行業市場的發展取決于數字告示市場的發展規模。隨著行業蛋糕的不斷做大,零售市場也將會結束邊緣狀態,成為數字告示市場的真正“藍海”。當前大屏顯示廠商、IT廠商的爭相入場或許會加速這一市場的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