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在持續逼近PC王座的同時,希望通過在移動互聯領域的大舉投入、重整旗鼓來獲得另一個支點。聯想的龐大身軀能夠動起來嗎?
雖然慢了不止一拍,但聯想顯然并不愿意被移動互聯時代甩在身后。
2011年11月末,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站在北京798藝術中心一個由巨型煤氣罐改造而成的舞臺上,向臺下近千名觀眾聲稱,聯想有信心去戰勝偉大的公司(蘋果)。這是聯想發布新旗艦智能手機樂Phone S2和新平板電腦樂Pad的現場。
這很容易令人想起2010年5月的那次行為藝術表演。漢王集團在推出平板電腦的儀式上,幾名高管出人意料地砸碎了一只冰蘋果模型,碎片甚至讓上臺的嘉賓險些摔倒。在這次挑戰蘋果的舉動之后,不到一年時間,漢王就兵敗如山倒,巨幅虧損讓股價從175元跌至20元低位。
而楊元慶的底氣來自聯想在個人電腦主業上的不凡業績。在過去一年里,聯想第一次在成熟市場的業績超過中國市場,成為真正的跨國公司。而在全球PC市場,也首次位居第二,超越了多年的老對手戴爾和宏碁。
但PC的好日子還有多久?在蘋果的沖擊下,全球PC(個人電腦)行業的年成長率已經從兩位數變成了個位數。而市場研究公司IDC年初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0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已經首次超過了PC。
對過于倚重PC業務(占95.3%)的聯想而言,搶占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市場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務。
機海戰術
在全球PC市場,聯想過去一年通過三次并購和合資已經獲得了明顯優勢。年中,聯想通過收購德國個人消費電子企業Medion以及日本NEC個人電腦部門,吃下了德國PC市場14%份額、西歐PC市場7.5%份額以及日本近25%的市場份額。此外,聯想還與全球第二大筆記本電腦代工廠臺灣仁寶集團在安徽合肥合資成立新公司。
這一系列擴張舉動,展示了聯想向PC王座進軍的決心。而聯想的老對手,無論是仍居第一的惠普,還是緊隨聯想身后的戴爾,都已經無心戀戰,向新的路徑轉型。惠普早在10年前,就開始并購軟件公司實施轉型計劃,目前其PC營收占比已經從十年前的近八成變成了現在的三成;戴爾的PC業務營收十年前占比 83%,而現在軟件業務與之已經平分秋色。
聯想自然也知道僅僅守著PC主業何等危險,早在2010年5月,就已經推出了第一款樂Phone智能手機。柳傳志就在發布會上聲稱要“與 iPhone背水一戰”。但一年多過去,由于早期投入過少,加之毫無經驗,聯想在移動互聯領域的步伐并不如預期。“這兩年實際上我們耽誤了一點時間。”柳傳志在談及聯想移動互聯時也向記者感嘆。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劉軍向透露,樂Phone在2010年出貨量僅為50萬部,不及其目標的一半,“這主要由于手機屏幕供應短缺,讓樂Phone在去年5月中旬高調推出后不久即面臨缺貨,這一問題直到10月才得以解決,直接影響樂Phone銷售。”
但在2011年里,聯想在移動互聯領域的步伐比它之前幾年更為緊湊有力:2011年1月,聯想集團原產品集團總裁劉軍被楊元慶叫去談話;1月 18日,聯想集團宣布成立新的業務集團:移動互聯和數字家庭業務集團(簡稱MIDH),將投入10億美元研發移動互聯網終端,包括平板電腦、智能手機以及包含云計算、智能電視、數字家庭等品類的終端,并將負責開發下一代融合終端的業務與應用——劉軍成為這一新集團的總裁。
之前聯想在移動互聯上投入的資源過于分散,比如聯想研究院研發智能手機,產品集團研發平板電腦,而供應鏈更是分散在各個部門里。劉軍整合后的MIDH,從最前端的銷售市場到研發,到供應鏈再到服務,所有相關的業務都被放在一個組織里,用一個較為成熟的流程來串聯這個價值鏈,這使得MIDH能夠快速地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