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統一通信”都是通信領域最熱門的詞匯,一般認為,二者發展至今,都過了概念炒作階段。那么,把“云”與“統一通信”結合起來考慮會有什么結果呢?
隨著云計算興起并逐步走到實處,各種基于云的服務模式也應運而生,通信作為企業IT環境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自然而然也進入人們的視野,先行的CIO們已經把云通信(CaaS)作為ICT下一個考慮的重點。
“云通信”環境
對CIO來說,為企業尋找基于“云”的通信解決方案是下一步亟待考慮的事宜。想象一下像SaaS一樣運行你的企業通信系統——CaaS(Communications as a Service)的好處吧: 快速擴展,高靈活性,成本節約和控制……
怎么定義CaaS呢?我們不妨將之置于SaaS這一大傘之下,或者統稱為運服務或托管服務。總之,關于Xaas的定義是眾說紛紜,我們只要認清它們是外包服務的一種模式就好了。
其實,我們已經有許多基于“云”的語音服務,包括IP電話(IP PBX)、統一消息、呼叫中心和統一通信服務,都有以托管形式存在的。云服務可以實現遠程備份與恢復,能夠以較低的成本滿足持續不斷的商業需求。云還可以零成本擁有,運營支持費用也省卻,同時獲得更高的服務水準。所有這些,都注定了當今時代的CIO應該考慮基于云的通信解決方案這一話題。
云通信最大的亮點就是企業可以通過因特網或IP網絡接入企業網絡,進行信息管理和操作。企業無須花費巨資購買前期硬件和軟件,只需要一些普通的端點設備和外設即可使用云通信服務。云通信解決方案與虛擬化技術緊密結合,在云端為企業準備了大量專用和公用的應用程序,企業可以隨需選擇使用。
云通信的理念與SaaS一致,將通信需求轉化為一系列特征與功能應用的集合共用戶選用,簡化了對客戶端的操作復雜度的要求。因此,用戶的付費方式也十分靈活,可以按坐席,端點數量,使用量等指標來支付。盡管云通信(包括整個云服務家族)的定價方式還在發展演進中,但毫無疑問這將更合理,更透明和可控。目前來說,低廉的前期擁有成本是云通信吸引用戶的最大優勢。
對于云計算方案來說,節省成本總是企業“喜新厭舊”的主要原因。云計算為什么能夠降低前期成本呢?這要從云計算的本質說起,并不是說云計算就不需要基礎設施了,它只是將這些IT基礎設施從做了一個大整合——將之前遍布各企業點的計算、存儲等資源集中到一起,再通過虛擬化技術實現動態按需分配。與此同時,企業節省的不只是前期設備的購買成本,還包括運維與管理費用,包括人力資源、空間資源等。總之,無論你是何種規模的企業,都能從云計算獲益。
具體一點,云通信服務還有如下這些好處:
1、靈活的規模控制。云通信服務能夠快速增加/減少坐席、端點或電話數目,這對那些季節性變化類業務非常有用。企業可以隨需在旺季增加,在淡季減少坐席、端點或電話數目。
2、商業連續性和可靠度。高精度要求(99.999%)的技術支持對大多數企業來說都是一筆昂貴的預算,云通信能夠提供快速的備份和恢復,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實現較高的可靠性要求。
3、人力成本。采用云通信服務后,企業對ICT部門的可以進行“瘦身”了。
4、軟件。云通信服務的軟件是不收取初裝和使用升級費用的,或者它們被包含到服務費用當中去了(通常是低折扣或類似于運營商的套餐價模式)。
5、管理。云通信方案無需企業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去管理,這些都交給云計算服務提供商去完成。
6、特征和功能。由于云端是一個整合的“集貿市場”,各種應用云集,企業可以使用之前因費用昂貴而未能部署的應用,擴展了應用和功能可使用的范圍。
隨著云計算興起并逐步走到實處,各種基于云的服務模式也應運而生,通信作為企業IT環境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自然而然也進入人們的視野,先行的CIO們已經把云通信(CaaS)作為ICT下一個考慮的重點。
對云通信服務提供商來說,有6種云模型供它們選擇,不同的商業模式在部署的復雜度上各不相同,以下是是目前盛行的6類云通信部署模型:
1、完全的云通信解決方案。運服務提供商擁有硬件、軟件和網絡,并負責云通信服務的部署和管理。
2、云服務提供商提供硬件基礎架構,軟件端在客戶端。亞馬遜的EC2云服務平臺就屬于其中典型的代表。EC2是一款典型的Web服務,為用戶提供統一的計算資源,它的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服務水平協議)包含了平臺和網絡部分,但不包括特征和功能應用。
3、通信軟件提供商基于另一家硬件和網絡提供商來提供云通信服務。亞馬遜的EC2平臺也支持這種模式。
4、第三方許可模式,在某一成熟的云平臺上提供二次開發的應用和服務。這種模式非常常見。
5、分銷商。分銷商本身沒有任何云資源,通過轉售一級云服務提供商或二級批發商的云通信服務。
6、運服務提供商為用戶在本地提供系統/解決方案,遠程進行管理,按坐席等形式收取費用。一些人不認為這是云服務,或稱之為管理型服務。
不同的商業模式反映了不同的使用云服務的方式,只有成功的云服務模式才能給企業帶來所需的穩定性。最致命的是,如果這些云服務提供商自己“崩潰”了,用戶將何去何從?備份、恢復這些工作,企業也得有所準備,防止云服務提供商“掉鏈子”。
隨著云計算概念的火熱,云服務模式已經得到廣泛的認可,全球已經出現了許多家云通信服務提供商,在美國和加拿大地區的云通信提供商就多達170家。與云計算一樣,各家廠商對云通信的定義和解讀不同,我們不去深究,只從一個高度概括的角度來談談云通信可以通過哪些方式來交付。
毫無疑問,所謂云計算服務,一定是通過因特網來傳遞的,以下是當今存在的云通信服務呈現的形式:
1、語音服務。傳統的語音服務通常針對中小企業。
2、IP電話。IP電話服務也稱托管PBX或虛擬PBX服務,是基于PBX或IP PBX設備之上提供的功能和特征應用。
3、統一消息。統一消息服務將語音、e-mail、傳真以及這些服務的數據存儲整合到了一起。
4、呈現。通常包括狀態信息呈現和位置信息呈現,用來標識一個人是否通信可達。
5、呼叫中心支持。這可能包括獨立的和混合的功能,如:ACD(自動呼叫分配)、IVR(交互語音應答)、自動/預定撥號、坐席報告。
6、統一通信。統一通信包括但不限于這些組成部分:語音、統一消息、音視頻會議、移動性、Web/數據協作、IM和呈現等。
由上不難看出,幾乎所有現行的企業通信方式都可以通過云計算的形式來交付。也就是說,所有的通信方式都可以遷移到云端,讓企業享受到云計算帶來的靈活性和成本效益。當然,不同垂直行業對云通信功能的要求各不相同,沒有一項云服務敢保證滿足所有企業的所有需求。云計算的加入,極有可能給企業通信領域帶來一個嶄新的面貌,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