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大展上全球各大電子巨頭對智能電視的高調展示,預示著智能電視時代的即將到來。然而,由于中國彩電行業尚缺乏針對智能電視的明確標準和統一共識,導致這種新興產品五花八門、良莠不齊。當前智能電視的發展還處初級階段,仍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記者走訪各大賣場,采訪多位對智能電視感興趣的消費者,試圖勾勒出大眾心中較理想的智能電視形象。
五花八門的智能電視市場
忙著為新婚添購家電的小羅有點煩,原想購買一臺至潮的智能電視,在家電賣場卻被打著“智能”旗號的各路平板電視給晃花了眼。“我們的智能電視既講究健康環保,又舒適智能……”A廠家促銷員如是介紹,B廠家的電視導購員又說“我們的智能電視,不僅能上網沖浪、在線觀看視頻,而且還能玩游戲,唱K……”,接著C廠家的促銷員又告訴他“能與其他家電實現整體互聯,而且還能主動節能……”在不同品牌專區前,小羅得到的關于智能電視的介紹都不盡相同,對此他大惑不解:“到底什么樣的電視才是智能電視?”
準備選購新彩電的許姓夫婦在家電賣場閑逛良久,“廠家都宣傳自己的是智能電視,但每家的標準和功能都不同,他們講得興高采烈,我們聽得云里霧里,始終沒弄明白智能彩電的標準究竟如何。” 事實上,記者在調查走訪中發現,面臨類似困惑的顧客比比皆是。
雖然智能電視市場熱火朝天,但相關標準和定義卻嚴重滯后,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有關專家指出,由于對智能電視各有理解,一向熱衷趕時髦的中國彩電廠家紛紛打出“智能牌”,在這種情況下,形形色色的“智能電視”相繼上市,難免讓消費者霧里看花,無所適從。
智能電視還欠缺什么?
去年5月谷歌推出裝載Android操作系統,Chrome網絡瀏覽器和英特爾Atom芯片的谷歌電視,隨后微軟和蘋果也分別推出WindowsMediaCentre和Apple TV。
相比國外,國內智能電視啟動不算晚,去年已有廠家先后推出了智能電視新品。但大多數中國彩電企業技術積淀上存在差異,且軟硬件開發能力明顯較弱,尤其在硬件支持上,產品的不同功能用多個模塊支撐,導致一臺智能電視同時集成多個芯片,而國外的如谷歌電視,則是一臺智能電視配一個芯片。比較之下,國內智能電視相形見拙,客觀反映出我國智能電視的發展還處于初始、萌芽階段。
去年12月份中國電子商會發布的《2010年智能電視消費者市場發展狀況調研報告》中,有調研數據顯示,未來一年內打算購買平板電視的消費者中,64%對智能電視有認知度,但打算購買智能電視的卻只有17%,高認知度和低購買預期之間的反差,說明消費者對智能電視消費仍處于觀望狀態。
那么在消費者眼中,國內這些智能電視究竟評價如何?中國電子商會相關調研數據指出,34%的消費者表示去年上市的智能電視在訪問網站和觀看視頻的時候可供選擇的太少;29%的消費者認為目前基于開放性系統平臺的應用軟件不多,不能真正發揮其智能作用;還有相當部分消費者認為操作系統功能太少。大多數消費者認為:“這些智能電視與傳統電視相比,其實并沒有帶來什么真正的智能體驗”。
該調查報告還指出:目前中國智能電視還處在萌芽階段,加強技術儲備、完善上下游產業鏈、積極跟進產業政策,爭取獲得更多國家相關部門的支持和認可成為現階段智能電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消費者心目中的智能電視
那么,什么才是消費者心目中理想的智能電視呢?記者經過多方調查,得出的答案是:電腦化、IPHONE般的智能電視。
“如果能像電腦般擁有強大的操作系統,能像iphone那樣可下載海量應用程序,那智能電視就好玩多了。”小羅向記者描述。許先生則認為:“智能電視的關鍵在“智能”,如果在體驗上,相比傳統電視沒有本質提升,就不是真智能了。”更多消費者則提出,智能電視應可實現更人性化的功能,能做到聲音控制電視、手勢控制電視;其次,在打開網頁、下載影視、玩大型游戲時應運行暢快,避免出現延遲卡機;此外,智能電視可以和手機、電腦等進行暢通無阻的互聯互動……
奧維咨詢的專家指出,真正的智能電視,首先得具備強大的硬件配置,具備開放性操作系統與強力芯片,擁有開放性應用程序平臺,可實現人機交互功能;通過自主安裝應用程序實現新功能或增值服務,并可借助三網接入、3C融合等滿足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
實際上,消費者對智能電視的諸多期望,早已引起國內外彩電品牌的高度重視。記者獲悉,TCL早在十年前就針對智能電視做前瞻性研究,去年在西安成立了中國首個智能電視聯合實驗室,今年1月份在美國CES上展出了真正意義上的智能電視,該新品符合消費者對智能電視的期望,如基于Android開放性平臺的操作系統,擁有手勢識別、語音識別等人機交互方式,創新的智能在線升級和豐富多彩的應用程序商店,友好的用戶界面等。記者還了解到,TCL準備在今年將成熟的智能電視推向中國市場,屆時中國消費者將有幸一睹真正智能電視的風采。
雖然當前智能電視標準混亂,但這一有別于傳統電視的革命性產品,必將為中國彩電行業帶來深遠影響。富有行業責任感企業應該聯合起來,早日達成共識,制定統一標準,加快促進智能電視市場的有序發展,共同做大做強中國的智能電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