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CES展上,屏幕上滾動著各式各樣App(應用程序)的SmartTV(智能電視)無疑成為最搶風頭的產品,索尼、松下、三星、夏普……幾乎每個主流電視廠家都在最顯眼的位置展示了這種產品。借著手機智能化的“東風”,智能電視正在成為彩電行業的焦點,隨著這場“智能風暴”愈演愈烈,音視頻產業是否已經準備就緒?
市場啟動在即
事實上,1998年,微軟基于其嵌入式系統的“維納斯”計劃是智能電視的第一次試水,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最終并未被市場接受。
近幾年,互聯網視頻資源越來越豐富,由此,將互聯網影視資源與電視機結合在一起的想法開始出現。在中國,國產彩電企業野心勃勃地競相推出互聯網電視,希望借助全新的電視模式搶占市場。2009年,TCL、創維、海爾、長虹和海信等國內廠商集中推出了多款互聯網電視。有數據顯示,最多時,互聯網電視占據平板電視近1/3的銷量。
無奈好景不長,受內容供應、產業政策等因素限制,目前互聯網電視市場發展遠不如預期。有數據公司的研究人員表示,到了2010年下半年,互聯網電視發展緩慢,已遠遠落后于LED背光液晶電視和3D電視。不過,作為智能電視的前身,互聯網電視將互聯網與電視機結合到一起的嘗試無疑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2010年,隨著產業界的兩大巨頭谷歌(Google)和蘋果(Apple)分別推出基于Android平臺的GoogleTV以及整合內容服務的AppleTV,行業內掀起了一股智能電視熱潮,彩電廠商也開始積極跟進。
2010年5月,谷歌I/O大會上,谷歌總裁兼CEO施密特(EricSchmidt)第一次把GoogleTV清楚地介紹給公眾。這個名字里帶著TV的產品并不是一臺實體,而是藏在各種產品里的軟件,它既可以應用于電視機,也可以應用于機頂盒或者影碟機。按照谷歌的設想,未來的智能電視可以成為一個PC、互聯網和各種App的合體,它具有一定運算能力的處理器,必要的時候可以外接鍵盤和鼠標等設備。谷歌希望將搜索引擎和電視機對接,讓用戶輕而易舉地看到想看的節目,并能主動跟蹤用戶的喜好,同時擁有無數App擴展功能。
奧維咨詢平板顯示研究總監彭健鋒告訴記者,智能電視與互聯網電視最大的不同,是智能電視不但有視頻點播的功能,還可以輕松實現網上App的下載。
2011年CES展上,各大電視機品牌幾乎都推出了基于谷歌Android系統的智能電視。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智能手機的發展可謂如日中天。市場調查公司IDC數據顯示,2010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機的銷售量首次超過了個人電腦,智能手機銷量有望在2013年超越非智能手機,非智能手機將逐漸淡出市場。而在智能手機領域拼得你死我活的谷歌和蘋果,現在看上了智能電視,誰又能忽視智能電視的前景呢?
企業準備就緒
國外巨頭紛紛涉足智能電視領域,國內彩電企業也不甘寂寞,以海爾、海信、康佳和TCL等為代表的國內電視品牌正致力于智能電視的開發和推廣。
“海爾從幾年前就開始推廣模卡電視,這種產品最大的特點是硬件可以升級。目前我們開發了一種‘安卓卡’,插上這種卡的模卡電視可以實現視頻點播、軟件下載等功能,一下就能變成一臺智能電視。”海爾彩電營銷總監曾慶元告訴記者,“未來智能電視市場規模將逐漸擴大,海爾2011年智能電視的銷量將大幅增加。”
2010年國慶期間,海信的智能電視XT39系列產品上市。據了解,該系列產品基于海信自主開發的HITV-0S操作系統,并有強大的后臺系統作為支持,可以實現App的上傳、下載和計費等功能。
康佳推出智能電視的時間較早。2010年3月,康佳就推出了第一代“網銳”智能電視,2010年下半年,康佳又發布了采用第二代OMI智能電視操作系統的6大系列、30多款智能電視新品。據悉,OMI平臺由操作系統、中間件、用戶界面和應用軟件組成,它能夠進行個性化加載和運行SDK軟件開發的應用程序。康佳公司有關負責人說:“智能電視已經逐漸走向成熟,未來將完全取代普通電視。康佳正在研究基于Android平臺的智能電視。”
TCL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TCL在2010年6月研制成功了基于Android操作系統的智能電視,并推出智能3D電視P6100系列以及智能LED背光液晶電視V6200系列,“作為電視機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智能這個概念也將會像互聯網一樣,成為電視機的標配”。
多重阻力制約
盡管國內廠商都聲稱推出了智能電視,但是一位行業專家告訴記者,目前在國內上市的大多數智能電視事實上并不是很“智能”。智能電視的一個主要功能是能下載豐富的App。“以智能手機為例,蘋果應用程序商店的軟件數量超過30萬個,下載量已達約100億次。反觀目前國內上市的智能電視,不是沒有應用程序商店,就是軟件數量屈指可數,最多算是沒有服務的智能電視終端,很難讓用戶獲得良好的消費體驗。”
在國外,目前彩電巨頭正在積極開展應用程序商店的建設。據了解,三星應用程序商店的電視應用程序已經有200多個,截至2010年12月,全球下載量已達100萬次。這雖然還無法和蘋果智能手機的App下載量相比,但是從三星應用程序商店上線,三星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取得了這些里程碑式的突破。
三星有關人士接受采訪時表示,預計2011年4月三星智能電視將在中國上市,屆時用戶可以下載應用程序商店的軟件(目前中國區域全部免費)。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智能電視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互聯網上的資源,但目前內容管控政策還不明朗,不少業內人士對于智能電視的未來比較擔憂。長虹多媒體互聯網電視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宋艦曾表示:“對于非視聽業務,國家將來怎樣規范和管理還是個未知數。”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企業有關人士說:“不同于電腦和手機,電視機更有公信力,相信國家不會一下放開對電視機視聽和非視聽業務的管控。目前各廠商在推廣應用程序商店時都比較謹慎。”
宋艦認為,除了政策因素,目前互聯網電視或者智能電視產業中還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有些電視機廠商會把接入互聯網的服務作為賣點,用以支撐電視機終端的銷售,并沒有考慮到給互聯網內容提供商等合作伙伴留下盈利空間。對于這種情況,未來電視機企業需要研究如何才能給內容提供商帶來一個良性的、可持續發展的運營模式。”
發展方向難定
雖然GoogleTV智能電視得到了大多數電視機企業的認可,但是目前國際上智能電視發展方向還沒有定論。
蘋果公司推出的AppleTV或許可以看作是智能電視的另一種形式。蘋果在2010年9月推出了AppleTV,僅售99美元。采用iOS4的AppleTV可以訪問YouTube和Netflix(美國網絡DVD出租公司,以99美分的價格租賃電影電視節目)。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就曾說過:“我們現在知道的是,人們想要的只有電影、電影、電影。”
英特爾公司CEO歐德寧接受媒體采訪時,對于兩種模式給出了看法:“我的母親可能會喜歡AppleTV,因為它更簡單。我的兒子可能會買GoogleTV,因為它更酷。”
另外,市場上還出現了其他形式的“智能電視”,比如,微軟的游戲機Xbox將可以播放ESPN的節目,并能通過微軟體感游戲套裝Kinect控制和播放一些視頻節目。
采訪中,雖然國內電視機企業都看好GoogleTV形式的智能電視,但是一些互聯網內容提供商卻比較認同史蒂夫·喬布斯對智能電視的看法。“電視機不同于手機、電腦等產品,人們需要在電視機上獲取最多的仍然是電影、電視劇等影視服務,因此智能電視的發展方向并不是向各種家庭娛樂應用轉型,而應該是為人們提供全面影視服務的一種產品。”
對于智能電視不確定的發展模式,中國電子視像協會副秘書長孫新果提醒中國的彩電企業,目前智能電視形態多種多樣,但是需要注意,“顯示屏+智能電視盒”的新TV模式開始在消費電子和數字家庭領域出現。在這種趨勢下,彩電作為一種獨立的產品形態進一步被邊緣化,彩電生產企業的生存危機正在逼近。但同時,三網融合也為彩電提供了擔當數字家庭娛樂系統核心的巨大機遇。
另外,TCL集團工業研究院AndroidTV技術平臺部一位技術人員表示,目前國內外市場上智能電視的操控系統對用戶而言并不方便,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在智能電視上安裝一個攝像頭,對用戶的手勢進行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