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日本家電企業是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家電軍團中的佼佼者,上世紀80年代開始,其產品就憑借耐用、優質、精美等特點在國內市場站穩了腳跟。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外資家電企業紛至沓來,日系家電企業在中國市場上的競爭力逐漸減弱。尤其是2011年以來,不少日系家電業巨頭在中國市場上表現不佳,而后一些日系家電企業又著手縮減在華業務,撤出中國市場,這不得不令人懷疑“日本制造”正在走向沒落。
2012年的春天已經拉開序幕,但很多日本家電企業卻還在2011年的“寒冬”中徘徊。近日,日系知名家電企業索尼、夏普、松下、日立、東芝等發布的財報顯示,2011年,日系家電企業不是大幅虧損就是盈利急降,日本媒體驚呼,“日本家電產業的冬天已經來臨”,“日本已失去世界家電市場的主導權”。
一些分析人士也擔心,在去年的日本大地震導致許多工廠歇業、歐債危機不斷發酵及日元匯率飆升等不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日系家電企業很難快速翻身。加之,各國家電企業的競爭力也在不斷增強,“日本制造”或者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巨頭齊陷巨虧泥潭紛紛撤出中國市場
2011年,日系家電業巨頭齊陷巨虧泥潭。公開資料顯示,2011財年,夏普預計凈虧損38億美元,為其百年最大年度虧損;索尼預計虧損29億美元,連續第四年虧損;松下預計凈虧損將擴大到102億美元,不僅將突破松下年度虧損紀錄,也將創下日本制造業企業年度虧損新高。
同樣,東芝、日立等知名品牌的日子也不好過。東芝的財報顯示,受全球市場疲軟以及日元匯率上漲等因素影響,東芝2011財年第三財季虧損106億日元(約合1.35億美元)。而日立方面也表示,2011財年第三財季日立實現凈利潤342.8億日元(約合4.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620.9億日元驟降45%。
綜觀上述表現,加之去年第三季度以來,日系家電企業紛紛縮減在華業務,撤出中國市場,不少“悲觀”的分析人士認為,由于市場適應性越來越差,日系家電企業已陷入窮途末路。
不過,也有專家“天生樂觀”,他們指出,盡管“日本制造”在家電行業遭遇滑鐵盧,但面對虧損,日系家電企業已經紛紛調整戰略,如去年,不少相關企業開始著手縮減產能、外包業務等。短期內,日系家電企業雖然遭遇“寒流”,但卻利于其向自己擅長的高精尖制造業轉型。未來,日系家電企業的競爭實力仍然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