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個世界知識產權保護日即將到來,作為發起國之一,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依法懲處侵權行為,已經成為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據《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案件年度報告(2010)》數據顯示,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全年共新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313件,比2009年增長5%。另有2009年舊存案件50件,2010全年共有各類再審案件363件,審結317件。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應該看到現階段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尤其是保護工作尚未深入的領域。近日在網絡上熱議的“背景音樂”侵權事件引起了網友的熱議,眾多商家在播放背景音樂時因缺乏版權意識而屢現侵權現象,同時近10億美元的背景音樂版權市場讓版權人瞠目結舌。在世界知識產權日到來之際,中國商業聯合會知識產權辦公室發起“尊重知識產權”的倡議,希望會員企業能尊重包括背景音樂在內的知識產權,共同建立健康和諧的商業環境。
侵權事件屢遭發生
隨著數字化革命不斷繼續,互聯網改變了音樂生產、復制和分銷的整個過程,數字音樂逐漸占據傳統唱片工業的市場。中國數字音樂市場雖然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但已經確立了它在數字娛樂中的重要地位。
然而音樂非法下載等各種侵權行為卻極其嚴重。據《2009年全球唱片業信息報告》統計:中國唱片業總規模的縮水和數字唱片市場的發育遲緩,是由于98%的數字音樂下載都屬于非法行為。據國際唱片業協會估計,中國50%的在線音樂站點的音樂來源都沒有獲得版權授權。
記者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的數據統計了解到,目前,國內商業場所超過1800萬家,使用背景音樂的場所超過360萬家,但目前合法使用背景音樂的商家卻不到1%。侵權事件時有發生,深圳茂業百貨、北京物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都因播放背景音樂的侵權行為遭到起訴并受到相應的處罰,近日,上;▓@飯店同樣因涉及播放背景音樂侵權而被告上法庭,這些侵權事件導致商業企業與音樂著作人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給企業的健康發展造成了不良的輿論影響。
背景音樂侵權有法可依
保護版權是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2008年頒行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中提出近五年的知識產權保護目標是:“知識產權保護狀況明顯改善。……全社會特別是市場主體的知識產權意識普遍提高,知識產權文化氛圍初步形成!
音樂版權也屬于知識產權范疇。版權管理與保護,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趨勢,也是中國與國際接軌的必經之路,這關系到整個產業甚至是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命脈。
新修訂的《著作權法》自2002年正式實行,在營業場所播放背景音樂需要支付著作權使用費,這是法律所賦予單位或個人應有的責任和義務。
據統計,全國背景音樂播放場所超過300萬家,以國家版權局出具的收費標準計算,每年版權應收費用的規模約為10億美元(68億人民幣),但實際的收入卻不到1%。而在我們的近鄰日本,2009年音樂著作權費用是2000億日幣(約合140億人民幣),其中背景音樂使用費就高達800億日幣(約合60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