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擁堵,油價飛漲,使得以省時、節能著稱的視頻通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雖然一直主打省時省力的招牌,但是在相當一段時間里,人們并不買賬,視頻通信仍是人們眼中高科技溝通的代表,而并非實用的信息溝通工具。如今,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的推動,以及低碳提倡和出行成本不斷攀升的刺激,視頻通信的實用價值開始為人們所重新審視。
“第一最”:節省費用,降低企業投入成本
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用戶在購買產品時首先想到的就是性價比。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一套視頻通信系統的投入相當高,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是非必要性的巨額支出,因此使得眾多企業望而卻步。
然而,近年來,由于物價的飛漲,使得企業差旅費用成為眾多企業支出的“大包袱”,在企業投入成本中占有的比例越來越大。對于企業而言,投入成本的節約就是讓企業贏在“起跑線”上。差旅費用的節約會使企業在產品成本層面更具靈活性,從而贏得市場競爭的主動權。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推進,企業的跨地域性越來越強。據相關調查顯示,一個中小企業的差旅費用的支出就可達幾十萬,而分支機構眾多的大型企業更是動輒百萬。而與此相反的是,由于技術的發展和產業鏈的不斷成熟,視頻通信系統的價格近年來在不斷下降,從長遠利益看來,視頻通信應用更符合企業降低成本的需求,這也正是近來視頻通信大熱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最”:快捷方便,順應社會高速發展潮流
對于企業而言,商場就是戰場,時間就是金錢,信息溝通的速度關系到生死存亡。傳統的溝通方式中,由于無法突破空間的阻礙而使得溝通空白地帶經常出現,嚴重降低溝通效率,造成信息的滯后性,使得企業錯失先機。
據相關數據統計顯示,在人類的通信與交流當中,有效性信息50%~60%依賴于面對面的視覺效果,而這也正是視頻通信相較于傳統的溝通模式最為突出的優勢。依托于網絡數據傳輸,視頻通信成功克服了地域限制,讓人們跨域空間阻隔“面對面”的進行交流,有效提高了溝通了效率。
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使得人們對信息交流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全面性不斷提出更高要求,高質量的溝通要求會使用更為豐富、生動的視訊通信方式已經不再是人們生活的“調劑品”而是現代社會溝通的必需品。
“第三最”,綠色環保,符合低碳潮流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關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討論和行動已在全球范圍內展開。從《京都議定書》到《巴厘路線圖》,再到《哥本哈根議定書》,全球各國在減排問題上達成一致,并制定了自己的減排目標和減排計劃。中國作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的締約方,更是提出了單位GDP排放下降40%至45%的宏偉目標。
據交通工具碳排放量的相關調查顯示,汽車:人均每百公里排碳約29.7千克;飛機:人均每百公里排碳約13千克;火車:人均每百公里排碳約1.1千克。目前,這些交通工具的使用者主要是商務人士,因此控制商務人士出行的碳排放量意義重大。
視頻通信在應用之初就被人們戲稱為“公務艙的殺手”,可見其對商務出行的控制力是非比尋常的。作為新興的溝通工具,視頻通信有效彌補了傳統的語音或文字溝通的不足,使得實體會議不再是“面對面”溝通的唯一途徑,從而有效減少了“空中飛人”的數量。
“第四最”:加強企業內部協作,增強企業凝聚力
在企業團隊協作中,一般有三個基本的要素,即分工、協作、監督。在現代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內部的協作能力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因此在企業文化中,協作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眾多企業關注的焦點。
溝通,是企業團隊協作培養的主要手段,然而,對于眾多的跨地域性企業,尤其是分支機構眾多的大型企業,由于地域性的限制,企業內部溝通并不容易。對于這些企業而言,統一的企業大會的召開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而且企業的內部培訓也是分區進行,因此企業員工的統一歸屬感并不強。
而視頻通信的應用,通過其遠程協作的功能,可以徹底消除地域性差異,將各個分支機構的員工進行統一培訓,不僅減少了培訓投入成本,而且由于是統一的培訓課程,通過及時的在線溝通,使得員工容易統一概念,易于企業獨特文化的形成,從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結語:
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應用環境的變遷使得視頻通信的實用價值日益凸顯。視頻通信已經不再是單純的通信潮流,而是成為新興的溝通工具。隨著視頻通信領域內行業細化應用的推廣,視頻通信將會融入更多行業的操作流程,成為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