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設計高手 值得佩服和鼓勵
當我們看完全文,有網友可能已經看出名堂,這兩位80后創業者的核心技術在哪里?他們所有的核心部件都是采購第三方的產品!實際上兩位80后創業者遇到的問題,也是我們所有國產SSD廠商遇到的問題,直接關系到國家產業。
SSD產業之痛
表面上看,SSD的結構原理和優盤一樣簡單,但我們的優盤產業的存在問題延續至今已10年有余,一衣帶水自然也影響到SSD。SSD的三大核心部件:主控、閃存、緩存,我們國家沒有自主知識產權。
一方面,閃存行業競爭激烈,更新換代頻繁,對制造工藝設備要求極其苛刻,在這方面,我們國家還面臨先進生產設備禁運的問題;其次我們缺乏相關的研發生產人員。所幸三星在西安建設10nm閃存工廠,有利于我國閃存產業的日后發展,培養后備研發生產人員。
另一方面,我國的硬盤主控基本屬于空白,雖然我們已具備一定的ARM處理器生產研發能力,但是存儲器的主控對可靠性要求極嚴,手機所用的國產ARM處理器轉換成硬盤存儲器并非一日之功,其路漫長遙遠。
兩位創業者之痛
可見兩位80后創業者的核心技術并不在硬件上,而是在于軟實力--算法設計。經過四年的錘煉,兩位80后創業者已經是算法設計的高手,就這本事,兩人的價值已不止2000萬元人民幣的投資。
他們對SSD的執著和熱情,值得我們欽佩和鼓勵,而且他們選擇PCI-E SSD作為突破口的方向也是正確,因為家用SSD的競爭過于激烈,利潤攤薄;機械硬盤顯然不是兩個人之力就可以解決。
他們面對國際和國內的SSD巨頭,生存壓力極大, 企業級用戶對數據安全極其看重,正如他們所說:“錢不是問題,數據最重要。”幾個人組建公司難于承載如此巨大的信用,它的背后必然需要一個龐大的硬件工廠來維系這種可靠的信用。
注:我國SSD廠商均有一定的歷史沉淀,其前身或為專業的存儲制造商,比如優盤廠商,又或者國防院校背景,背后有一定國家和地方的支持。
出路何在?
我們國家的幾家SSD廠商,其實有一家是具備一定的國防院校背景和國家扶持的。隨著我國工業/軍事對快速存 儲的龐大需求,PCI-E SSD能有廣闊的應用空間。在國家層次上,有一樣東西要比數據安全更重要,它不是國外SSD廠商所為具備的。大浪淘沙,希望兩位80后創業者能在日后大放 異彩,為我們國家的SSD產業做杰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