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調研機構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參數的數據高達1.82B(1.8萬億GB),而預計在未來的10年里,全球的數據會增加50倍。隨著發展的加速,如果儲存、保護、管理、運用這些數據顯得更加的迫在眉睫。而元計算技術的發展,突顯出整合舊的資源,合理運用,無限的云計算能力更是完全解決了未來的數據問題。隨著全球云計算的發展,也必然將帶動國內云計算的高速發展。
國內云計算剛起步
相對于國外的云技術,國內目前云計算技術較為落后,處于基礎設施服務IaaS的起步階段,在過去的一年里,在全國的建立了5個試點“云”地區,很多廠商與國外的大型企業進行云方面的合作,在去年4月長城電腦就與IBM達成了“智慧云長城”的戰略合作計劃。
隨著云計算的發展,國內很多大型企業也紛紛的加入這一市場,在云安全方面,國內騰訊,金山,360安全衛士都紛紛加入,特別是在醫療、儲存這一塊也有很多國內企業進入。
國內云計算將進入飛速發展期
在過去的一年中,并沒有之前在國外發展的那樣飛速。筆者認為其主要有3個原因:一、在于人們的觀念的并未完全轉變,云端的存儲帶來了很多安全問題和隱患,特別是一些中型企業,在面臨轉型的時候更加對安全敏感。二、云計算的適用性,現在云計算的適用性并不是全面的,在大型企業方面并未有跨越性的改革,其基礎設備的架設還同樣需要自己進行鋪建。三、云計算平臺的通用性和標準的統一性,隨著共有云,私有云,混合云感念的產生,是的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來進行規范。
通過過去一年的發展,市場上的推廣運用,人們逐漸的接受云計算,如何使用云計算這些原因將得到較好的緩解,有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一年內有20%小型企業已經脫離以往的自己購買儲存設備管理模式,而是直接通過購買云計算服務進行發展,達到節省成本優化資源應用。預計在今年運用云技術的企業能上升到30%。而且在云視頻會議方面將占據整個視頻會議市場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