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世界第三大存儲器生產商爾必達公司申請破產保護。雖然破產保護不同于公司倒閉,爾必達的生產仍然可以照常進行,但財務已經十分困難,申請破產保護實屬萬般無奈之舉。爾必達如何化解眼下這場困局,其結果不僅會影響日本半導體產業今后的走勢,而且也將影響到日本電子信息產業生態鏈今后的發展。
前世今生:撲朔迷離話原因
市場需求下滑、日元升值、產品單一等理由仍然存在許多不確切。
爾必達(Elpida)成立于1999年,當時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為了挽救日本半導體產業份額不斷下滑的不利局面,由NEC和日立公司發起成立,2003年又整合了三菱電機DRAM事業部。2011年爾必達銷售額39.47億美元,在全球DRAM廠家排名第3位。
爾必達是全球領先的、具有一流技術水平的存儲器企業,其發展一直受到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此次卻陷入了嚴重的債務危機,難道日本政府就不管了么?在日本存儲器公司中,除爾必達生產DRAM外,還有東芝在生產NAND閃存。據報道,之前爾必達與東芝也曾經進行過合并洽談,背后自然也受到了日本政府部門的撮合和支持,然而并沒有談成。一向善于抱團取暖的日本公司,為什么此次東芝不愿意合并或接收呢?另據報道,爾必達又曾與美國美光公司進行了合作洽談,美光也是生產存儲器的大廠商,但合作的步伐似乎也因故慢了下來。眼看著巨額債務償還期限就要到了,等不了啦,爾必達只好對外宣布申請破產保護。這些都是目前各家媒體廣泛報道的表面上的原因。
業界認為,由于今后個人終端類產品將向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方向發展,它們主要需要NAND;而DRAM主要用在服務器、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中,而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在今后將會被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淘汰,因此DRAM市場將會逐漸萎縮,并最終被NAND代替。因為NAND比DRAM更省電、存儲密度也更大、成本更低。2011年,由于DRAM供貨遠遠超過了市場需求,致使其價格大幅下滑,銷售額降幅超過30%,而NAND的銷售額可能在2012年首次超過DRAM的銷售額。總之,多數業界人士認為,爾必達的DRAM產品沒有市場前途了,加之日元升值、產品單一、競爭不過韓國三星公司等,所以爾必達倒閉可能是必然趨勢。
但仔細分析以上理由,仍然存在許多不確切。第一,雖然NAND在個人電腦和移動終端類產品中將會大量使用,取代目前的DRAM,但NAND也有其讀寫速度慢、讀寫次數受限制(一般不超過100萬次)等不足之處,這限制了它在服務器等可靠性要求高的產品中的使用。在這些產品中,NAND因其固有的不足將不能完全代替DRAM。第二,我們正處在云計算、大數據中心以及物聯網普及應用的初級階段,今后的發展將使服務器需求量百倍甚至千倍于目前的需求量,大數據計算必然要用到大的運行空間,這些都需要大量的DRAM。即便是在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中,NAND也主要是用來保存數據,DRAM主要用來處理數據,NAND和DRAM兩者的功能和作用可以并行存在、共同增長。第三,日元升值引起的成本上升,可以通過轉移到低成本國家或地區來解決,爾必達也已經轉移一部分產能到我國臺灣地區去了。這似乎也不是問題的關鍵。第四,至于產品單一,競爭不過三星公司,需要進一步分析。
為什么競爭不過三星?專心致志于單一產品、致力于提高競爭力有什么不妥嗎?
影響巨大:產業鏈首現裂痕
日本產業生態環境遭遇重創,電子信息產業生態鏈現重大斷點。
綜上,DRAM是非常重要的半導體產品,今后還會有相當大的市場發展空間,爾必達在技術不落伍的情況下,突然宣布因債務問題申請破產保護,透露出幾個重大的不祥之兆:
第一,日本產業生態環境遭遇重創,電子信息產業生態鏈首次出現重大斷點。爾必達的破產保護申請案例證明,DRAM已經不適宜在日本本土生產。爾必達破產首先受危害的是日本本土的計算機類產品制造業,如個人電腦、服務器等廠商將不得不從世界其他地方購買DRAM。考慮到DRAM這樣的高端產品都無法在日本本土立足,那么今后日本在個人電腦、服務器等電子整機產業領域的競爭力也會隨之被削弱。問題很可能比美國兩房公司破產的影響還要嚴重,美國兩房公司的危機影響的只是金融問題,而爾必達破產影響的則是在日本起支柱產業作用的電子信息產業鏈,下一步很可能會危及整個日本經濟。
第二,表明日本政府已有心無力,無法繼續給爾必達公司以太多財力支持。其實,即使本次爾必達能夠逃過目前這一劫,獲得延長付債的時間,則仍然會面臨下一次發展節點的巨額融資問題。目前,爾必達技術躍進的步伐還能夠保持與摩爾定律的發展節奏基本同步,其在2011年所推出的最新產品DDR3內存條的加工線寬為30納米,其單顆芯片的存儲量為4GB。但下一步DDR4還要不要發展?目前韓國三星公司已經在去年5月啟動了20納米生產線,投資100億美元,主打產品為NAND。爾必達要擺脫目前的債務困境以及面對下一個技術發展節點籌集到所需要的足夠資金,看來已經非常困難了。不然,東芝為什么不肯接納或者合作呢?美國美光公司是否也在觀望呢?之前先天不具有“天時”、“地利”優勢的爾必達,還有“人和”可以憑借,即政府的大力支持,可現在忽然政府已無力繼續支持了,“人和”的因素現在也不具備了。看來爾必達這次真是兇多吉少。
第三,對于DRAM這樣重要的產品,今后還有足夠的市場發展空間,爾必達技術上一點也不落后,日本政府有什么隱情不在關鍵的時候幫一把呢?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日本國債占其GDP的比率已高達232%,這比美國國債占其GDP比例101%還要高出一倍多!目前法、德、英及意大利國債占其GDP比例分別為86%、79%、64%、128%,在發達國家中,日本是舉債最高的國家。一場嚴重的產業危機可能已經在日本發生了,爾必達只是開了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