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光的能量比激光大很多,但卻穿不透一張紙,而激光卻可以穿透鋼板,這就是專注和聚焦的力量。”近日,全國人大代表、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在今年兩會前夕以一個淺顯的例子證明了“專注”和“專業”的重要性,他表示:企業成功,沒有捷徑可走,必須做到專注和專業。比如目前家電行業的市場格局基本確定,有變化也是占有率前五位品牌間的“此消彼長”,而最后的優勝者一定是專注和專業的企業。所以說,中國的多媒體以及家電產業的競爭戰略很“透明”,專注的程度將帶來經營結果和成長速度的差異,這是十幾年來中國家電行業很爭氣的“秘密”。“消費者的選擇是不分國度的。家電產品他們之所以選擇國貨,不是僅因為‘愛國’,而是因為國貨表現得更優秀,也更頑強。”
周厚健坦言:“目前,中國GDP全球第二,是經濟體大國,但不是強國;經濟的質量或者效益也處于下游,這些都因為我們幾乎沒有專注、專業的任何主導產業。”他認為,目前,中國存在的問題是:機會太多,誘惑太多、捷徑太多。“要知道,建立一個品牌要20年的時間,別人20年的路你不可能5年走完。”他認為,當前國內的投機環境已經干擾了企業的健康經營,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具備“拒絕”的能力。當前,海信將智能化作為一種戰略能力,這是一種專注和專業。就是“固執”地去滿足市場的需要,過去是消費者的呼聲,現在是消費者的內心需求。你離消費者越近,企業就越專注,你越專注,你離消費者的距離就可能是“負”的。
經驗也表明,多元化的聰明往往會敗給偏執的“專注”和“愚蠢”。很多美、日、韓等國際化企業的案例,就說明了這一觀點:美國500強前10名企業中,只有GE是多元化的,可口可樂、麥當勞、星巴克等都有自己專注的領域。而日本家電企業目前正面臨的全線虧損,也是因為缺乏美國企業的“專注”。
周厚健表示,一直以來,海信的專業和專注就是在感性的沖動面前“停一停”,然后回歸理性,去做減法與加法。也就是圍繞核心業務進行“頂層設計”進而宏觀調控、微觀堅決執行。比如,海信提出了智能化戰略,就是希望圍繞“主業”專心去打造良好的生態鏈條。這不是什么秘密,但是做好也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