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數字標牌市場,有創新性技術的涌現,有應用市場需求的變革,也有廠商定位的變遷,毫無疑問,這些對會對2014年的數字標牌行業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那么這些影響都會體現在哪些方面?我們不妨簡單梳理一下。
數字標牌有望化“云”成“雨”,但市場規模有限
在2013年,云計算在數字標牌的應用的有了明顯的進步,一個明顯的標志就是廠商數量的增多。越來越多廠商的認可,不僅為云數字標牌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強大的資金和技術支持,還增強了市場存在感,進一步為云數字標牌的落地掃清障礙,基于此,2014年或成為云數字標牌在國內市場真正意義上的應用之年。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云數字標牌的實用價值都備受質疑,除了有技術不成熟的制約,如,用戶對保密性的質疑,更為重要的是缺乏相應市場需求的支撐。眾所周知,與傳統的數字標牌系統相比,海量數據存儲能力是云數字標牌無可比擬的優勢,然而,由于市場應用規模有限,信息量不大,使得這一優勢毫無用武之地。
而且,在現有網絡網絡帶寬條件下,傳統數字標牌的信息處理能力雖然有限,卻與實際應用需求、帶寬相匹配,從而達到最佳的顯示效果,而云數字標牌受限于網絡,顯示效果不一定在最佳狀態,從而使其實用性大大折扣。
基于上述原因,2014年的數字標牌市場,云數字標牌雖然有望在應用市場落地,但是,應用規模依然有限,網絡化的傳統數字標牌仍會是市場的主力軍。部分有大數據應用需求且資金雄厚的大企業將通過構建自身的云數字標牌網絡成為嘗鮮者。
云數字標牌的一個獨到之處就是免除了用戶自行搭建和維護服務器的成本和時間,這雖然大幅減輕了使用負擔,但也就意味著要將自己的信息完全交由他人管理,在保密性未得到充分保證的情況下,顯然不被廣大企業所接受。眾多的中小企業,由于資金、規模有限,沒有能力構建自身的云數字標牌網絡,因此,均衡使用需求和應用價值,它們仍會是傳統的數字標牌的力挺者。
基數龐大的中小企業的暫時性缺位,意味著云數字標牌雖然“落地”,但是距離成熟應用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對于數字標牌廠商而言,在2014年,云數字標牌網絡的標志性意義仍會大于盈利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