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輸篇
根據“木桶法則”,最終的圖像質量將取決于整個系統(tǒng)中最差的一環(huán);而這最差的一環(huán)往往就是傳輸系統(tǒng)。系統(tǒng)的設計人員和安裝人員必須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傳輸方式、高質量的傳輸線纜和設備、并按專業(yè)標準進行安裝,才能達到理想的傳輸效果。
HDBaseT技術崛起 引發(fā)傳輸的革命
2013年,很多傳輸企業(yè)都推出了基于以太網、HDBaseT協(xié)議或者光纖傳輸與系統(tǒng)的產品。包括矩陣、傳輸轉換設備、拼接處理器以及顯示單元產品。基于雙絞線或者光纖介質的大屏系統(tǒng)信號傳輸體系已經全面開花。
在這些因為一條線引發(fā)的革命中,最受推崇的是“HDBaseT”標準。該標準的特點是利用超五類雙絞線或者六類雙絞線、網絡水晶頭和網絡接線的接法,實現(xiàn)了20Gbps的視頻信號傳輸性能。不僅能夠滿足現(xiàn)在高清信號的傳輸需求,甚至滿足未來3D和4K信號的傳輸需求。
支持HDBaseT有兩重意義,首先可以更好的迎接全數字信號的時代的到來。對于大賣場、安防、機場、公共場合等區(qū)域的LCD TV、電視墻、LED屏等顯示設備,往往需要很長的線纜和復雜的布線,HDMI顯然不能滿足長度和成本需求,現(xiàn)在常用的模擬視頻和音頻傳輸也已經無法滿足高清視頻要求,同一般視頻專用線纜相比, HDBaseT傳輸距離可達100米,遠超過專用視頻線纜的5米,高清設備的使用范圍不再受到局限。
同時,HDBaseT會給工程布線設計以及實施帶來極大方便,HDbaseT以網絡傳送為基礎的標準,可以將音頻、視頻、網絡、控制信號和供電線路集中到一起,采用網線作為傳輸電纜來傳輸,線材也直接支持常見的RJ45網線接頭。所以不用再布很粗的管子,也解決了線纜間相互串擾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用戶使用這個技術并不會給他們提高成本,因為安裝以及調試成本降低以后,其總擁有成本會更低。
HDBaseT推出之后,有很多聲音認為它將會取代HDMI。但事實上,HDBaseT并不是為取代HDMI而生,它更多是對HDMI的一種補充。據Valens亞洲區(qū)總經理曹家聲介紹:“HDMI的問題在于線材的距離限制,而HDBaseT彌補了它做不了的工作。”
目前,由于HDBaseT技術的加入,在傳輸介質方面,根據不同的距離已經有了明確的劃分。5米左右使用HDMI線足矣,100-200米是HDBaseT的市場,在更遠的距離光纖成為首選。100-200米的范圍,也是適用于很多普通工程的范圍,因此,HDBaseT對于工程商來說會有很大的吸引力。
以雙絞線、光纖為主的介質讓傳輸走向更加簡潔
雙絞線和光纖作為傳輸介質取材簡單、成本低廉、傳輸距離遠,符合企業(yè)公共布線環(huán)境和維護體系的“應用”要求。同時,這兩種介質都具有傳輸距離遠的特點。這也可以為客戶節(jié)約一部分“遠距離傳輸器”的成本和維護精力。
目前,以雙絞線、光纖為介質的傳輸技術正在成為整個大屏信號傳輸領域的“研發(fā)中心”,并影響著傳輸系統(tǒng)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首先受到新型傳輸系統(tǒng)影響的產品是傳輸器。理論上,HDMI的傳輸距離是在10米左右。但是在大屏幕工程的內部機房,這樣的距離往往不夠遠,更談不到滿足外部傳輸的需求了。而雙絞線在HDBaseT標準下的傳輸距離可以達到100米,理論上滿足9成以上大屏幕工程內部布線長度的需求。類似的對比結果也符合VGA、色差、DIV等信號傳輸標準的技術特性。
如大量采用HDBaseT標準的雙絞線布線,在傳輸距離上的優(yōu)勢,將導致很多“傳輸延長設備”、“信號調制設備”和“信號放大”設備失去市場價值。同時各種視頻信號向HDBaseT標準的雙絞線傳輸信號的轉換設備則會大量出現(xiàn)。
但是,收到新型傳輸介質普及影響最大的不是信號傳輸器,而是切換矩陣。矩陣切換器目前已經發(fā)展到模塊化、混合化的“半DIY”程度。導致模塊化和混合化矩陣流行的原因主要在于:多種信號源、多種傳輸標準和介質并存的環(huán)境。尤其是在多種傳輸標準優(yōu)缺點各異,沒有一個能夠成為通用性標準的情況下,采用多模式的混合模塊化矩陣是最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但是,隨著雙絞線傳輸和純光纖傳輸的廣泛被認可,矩陣采用純雙絞線矩陣或者純光纖矩陣的可行性大大增強。使得矩陣切換設備進一步簡化、單一化。
因此,在以雙絞線和光纖為核心介質的信號傳輸網絡中,對矩陣和傳輸器未來的發(fā)展都較大的影響,這種基于這些技術的系統(tǒng),在客戶的可維護性、綜合成本上無疑也具有優(yōu)勢。從市場的角度看,對比傳統(tǒng)產品,客戶將更喜歡這種新介質、新架構的信號傳輸系統(tǒng)。
在信號傳輸領域的這些變化,也會影響到顯示單元和拼接處理器。完全基于網絡傳輸、光纖傳輸、雙絞線傳輸和以太網傳輸技術的拼接處理器已經廣泛出現(xiàn),各種同類型接口的拼接單元也已經覆蓋了液晶、等離子、DLP三大技術領域。例如本次展會德浩等離子拼接、清投DLP拼接和大量的液晶拼接產品背后復雜的接口、繁多的電纜都已經消失,而變成一條簡單的網線或者光纖。
采用光纖或者雙絞線作為大屏幕顯示工程的傳輸介質,將使得大屏幕工程的布線能夠融入IT布線系統(tǒng),借助樓宇綜合布線總體集成。尤其是在傳輸層采用標準IT技術和設備,可以使得客戶自己的IT維護部門也能夠完成一些傳輸系統(tǒng)的維護工作。這兩點不僅可以簡化整體大屏工程設計實施的成本,也可以降低后期的使用成本。尤其是當客戶也采用雙絞線傳輸的會議室系統(tǒng)和顯示單元的時候,這種“統(tǒng)一傳輸”介質在“管理和維護”上的優(yōu)勢就會更為突出。
新的傳輸理念、介質和標準,給大屏行業(yè)打來了新的創(chuàng)造空間,也為客戶提供了更好的方案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