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路網軌道及港口機場等交通交通基礎設施的不斷建設完善,日常運營運行管理及對突發事件的處理,對行業內信息通訊技術設備的新技術的需求日漸明確。如今通訊信息領域的熱點技術,智能多媒體技術,物聯網技術,移動互聯應用,如何被有效采納到行業的具體應用,即將新的智能融合通信技術有效和我們交通行業的指揮調度應急處置有效結合實施,是一個值得業內專家學者及運維人員共同探討的。
需求分析
經過‘十五’和‘十一五’兩個階段的發展,目前各省交通廳已經建設了覆蓋交通系統各級單位的視頻會議系統,用于全系統的遠程視頻會議;在省公路管理局設立了‘高速公路運行監控總中心’,負責全省高速公路收費、監控、通信等系統運行的行業監督、檢查、指導、服務工作,全面掌握路網運行狀況,統一實施路網系統的調控管理,發布全省路網運行信息;路網單位也根據交通部、省交通廳等交通主管部門的規范要求,建設和完善了所轄路段的收費、監控、通信等系統設施,達到聯網運行的業務技術標準,負責所轄路段的收費、監控、通信等系統的運行管理,保障正常運營,并及時上報運行情況,接受統一調度,執行聯動操作。
交通廳已經部署的各系統均為解決特定需求而建設,由于各系統的技術瓶頸,只實現了部分路段的視頻監控的集中接入,并沒有和其他業務系統實現無縫交互。而《交通部信息化十二五規劃》明確要求各級交通部門在十二五期間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實現交通系統內部業務/通信/指揮的跨區域、跨部門、跨系統的交換和共享。因此交通廳目前的指揮中心平臺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交通廳集中監控、遠程監控和應急指揮的需求。
設計思路
如何才能使交通廳能夠及時的對全省各地不同形式的交通狀況進行監控、指揮和調度,提高應急指揮處理能力?依據我們考察的捷思銳科技智能多媒體調度系統的相關產品為例:可在省交通廳設立綜合監控指揮中心,綜合監控指揮中心集智能接入與通信平臺、綜合監控管理中控臺、會場數字擴聲系統、顯示系統為一體,可有效的對廳屬各單位的高速公路監控平臺,交通系統視頻會議系統、全省交通一張圖GIS系統、海事監控系統、應急預案系統、門戶網站、運管局GPS監控系統等信息系統進行融合、形成多元化的綜合監控平臺,在應急事件發生時,可及時的實現多系統的交互,多部門的聯動,方便指揮人員進行應急處置與調度,從而提高交通行業的應急處理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系統架構圖
價值體現(重點)
這套智能接入與通信平臺,捷思銳科技的 MDS系統可以為交通廳提供一體化、扁平化的綜合指揮調度整體解決方案,通過智能接入與通信平臺的建設,可以實現如下預期目標:
自上而下大的標準化體系設計:向上支持通過標準SIP協議和交通部公路網圖像信息管理系統平臺對接;向下可提供開放、標準的接口與各直屬單位的音視頻平臺對接;
交通廳內部多系統間無縫交互:多系統的集中接入是基礎;不同音視頻、業務系統間的無縫交互和統一監控與指揮調度是最終目的;
提高移動通信與遠程監控能力:交通廳各部門領導可通過內網門戶網站、手機、PAD、座機、辦公室背投等多種方式了解交通廳內部的各種業務信息、接收或主動調取任何一路監控圖像、以及進行應急指揮調度等,拓寬領導獲取信息的手段,提高交通廳應急指揮的效率;
提供定制化的中控臺界面和系統融合方案:可根據交通廳的實際需求定制中控臺的界面;可根據各高速公路既有路段監控系統的實際條件,制定性價比高的融合接入方案。
交通信息化,任重道遠,非一蹴而就。需要有長遠規劃、分步實施。避免無序的建設、重復建設。必須基于長遠的發展和需求,制定可持續的發展規劃,進而落實到設計方案中。然后,可按照實際情況分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