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告示行業的瘋狂增長期,數字告示廠商曾是Infocomm展會的重要組成成員,諸多廠商的云集向人們展示著數字告示產業的“欣欣向榮”,然而,這種局面隨著大屏顯示廠商對數字告示產業的不斷滲透,在這場專業的視聽盛宴上,傳統的數字告示廠商越來越少見,如今,已經可以用“鳳毛麟角”來形容,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數字告示產品正在被邊緣化,相反,它以“遍地開花”的姿態成為了展會的核心要素。這在Infocomm2014表現尤為明顯。
本屆展會上,以傳統概念來劃分,數字告示廠商僅有信頤、迅豹、希沃等少數幾家,但是,從廣義的角度來說,數字告示廠商則隨處可見,三星、LG、飛利浦、VEWELL等巨頭顯示企業均展出了豐富的解決方案,高調的將數字告示“進行到底”。
投影時代分析認為,專業廠商低調,產品推廣高調現象的出現,是數字告示產業變革的必然結果。隨著大屏顯示廠商對數字告示的不斷入侵,數字告示,這個曾經獨立的行業再也不能獨善其身,其與商用顯示的界限越來越不分明,嚴格來說,甚至已經成為了商用顯示產業的組成部分。無論是廠商推廣層面還是從終端用戶應用層面,數字告示都已經被視為商用顯示的一項應用,而非傳統意義上的獨立產業。
也正是因為如此,傳統的數字告示廠商失去了推廣上的獨一無二性,加之大部分廠商無法在規模及品牌影響力上與大屏顯示廠商相抗衡,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大多數選擇了“偷偷掙錢”,從而導致了大型展會(如Infocomm展)的集體“勢弱”。
立足于整個行業發展,這種行業獨占性的打破,直接導致了數字告示概念的寬泛化,無論是從形態還是從應用形式都趨于多元化,能夠更好的滿足中端用戶的多元化需求,從而加速普及應用。然而,凡是有利有弊。各路廠商的加入雖然從市場認知度及技術創新力度上對數字告示行業的發展形成了利好支撐,卻也激化了市場競爭矛盾。
在國內市場,就目前而言,數字告示仍屬于小眾應用,政府對交通基礎設施的大量投資是推動其應用市場擴張的主要動力,而原本應該需求旺盛的零售行業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主導力量。有限增長的市場,無限增長的廠商,使得行業洗牌成為必然。顯示巨頭企業擁有規模優勢、品牌優勢以及資本優勢,會成為行業規則的制定者,但是,對于他們而言,數字告示僅僅是眾多應用市場之一,與安防應用、會議應用等本質相同,屆時,其“應用項目”本質將被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