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下的大屏商用顯示市場,大尺寸已經成為了一股不可逆轉的趨勢,在4K、裸眼3D等潮流元素之外,成為了大屏顯示企業爭奪市場焦點、彰顯技術實力的關鍵性招牌。
廠商力挺,商用顯示無“大”不歡
在大屏顯示這樣一個講究技術“高精尖”行業,任何潮流的興起都需要廠商的力挺,商用顯示的大尺寸化自然也不例外,而廠商對于大尺寸產品的熱衷,從作為視聽盛會的Infocomm 2014展會就可見一斑。今年的展會上,LG的98英寸的單屏大屏4K顯示器,飛利浦的110英寸的4K顯示器,三星的95英寸超大尺寸LED顯示器等產品紛紛亮相,成為了大會的焦點。也正是在這些顯示企業熱情高漲的推動下,商用顯示才能在“更大”的路上狂奔而去。
那么商用顯示企業為何對大尺寸如何執著呢?首先就要從行業技術的發展成熟說起。在液晶顯示領域,核心的面板技術本就掌握在少數幾個行業巨頭手中,而且,隨著整個行業的不斷發展,技術已經趨于成熟,在短時間很難出現革命性的創新,但是,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顯示企業必須拿出技術亮點才能脫穎而出,而顯示終端外觀上的大尺寸化無疑能夠給行業用戶帶來最為直觀的震撼力,因此,從技術創新上,這無疑使一條捷徑。
大尺寸的商用顯示器雖然聽著不新鮮,但是,技術門檻卻大幅提高,是各項技術參數提升的合力作用,因此,并不是每個顯示企業都有足夠的精力和技術實力,因此,這就在無形之中為整個行業劃定了一道分水嶺,即產品尺寸越大企業的技術實力越強,可謂是企業品牌實力展現的活招牌。這正是企業在尺寸上追求“沒有最大只有更大”的原始驅動力。
如,飛利浦在接受投影時代采訪時就曾明確表示,不是任何一家公司或者企業都具備大尺寸產品的制造、安裝以及售后服務能力,大尺寸產品推出是飛利浦一種具體化的優勢,在未來,其將會不斷加大投入力度。
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顯示企業對大尺寸商用顯示器的執著并非來自于現實的市場銷售利益,而是一種對自身品牌影響力資本的積累。隨著商用顯示應用市場的不斷下沉,用戶群體越來越大眾化,亟待開發的零售市場就是典型的代表,市場營銷“品牌至上”不可逆轉,自然,肩負品牌影響力提升的大尺寸化會備受企業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