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對中國視頻會議市場的調研分析,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以下簡稱“沙利文公司”)近日發布了《2013年中國視頻會議市場研究報告》,該報告細致討論了中國視頻會議領域的市場規模及細分、發展趨勢與競爭格局等,對中國視頻會議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分析,并重點關注了中國視頻會議市場的現狀及發展方向。
視頻會議是指在位于兩個或多個地點的多個用戶之間提供語音和運動彩色畫面的雙向實時傳送的視聽會話型會議,主要分為通過專用設備(包括基礎設施和相應的終端硬件)實現遠程會議服務的硬件視頻會議和能夠滿足多種客戶應用需求,滿足更高專業標準的高清視頻會議。
中國視頻會議市場在經歷了2003年SARS事件催生的爆發式增長后,市場增長率逐年趨于平緩。過去5年間,整體市場規模增長率明顯放緩,從2011年超過28%的速度下降到2013年略高于10%的水平。由于整體市場已經基本成熟,因此預計市場規模增長率將進一步下降,今后5年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將在8%左右。
沙利文公司指出,在中國視頻會議市場中,終端設備在各企業中都占據較高份額。總體而言,終端設備占據總體視頻會議市場規模的70%左右。除了終端設備之外,基礎架構也是視頻會議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約占25%的市場規模。但是由于受到網絡寬帶發展狀況已及視頻技術發展相對不夠成熟的影響,與音頻會議市場相比,視頻會議市場在垂直行業的滲透率普遍偏低。目前,中國黨政機關視頻會議的建設基本覆蓋到一、二、三級城市,正在向基層機構推進。政府機構的相對較高的滲透率從側面反應出其市場認知度比較高,要開拓這樣的市場相對困難。而在像教育、金融、醫療保健等這樣滲透率較低的行業,市場潛力反而較大。
目前,視頻會議的價值在中國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認可。政府及企業客戶始終是視頻會議市場的主要推動力,而中小企業對于視頻會議設備的需求也逐漸提升,這將成為中國視頻會議市場發展的重要動因。中國視頻會議市場的主要競爭參與企業在產品方面的改善主要集中在移動化、融合化、普及化和細分化幾個方面。目前中國視頻會議市場主要被數家大公司所主導,而由于政府和大型企業等主要客戶的較高品牌意識,國內的視頻會議市場發展將趨于集中化、差異化、親民化、規范化。
報告顯示,截止至2013年,中國視頻會議市場主要競爭企業超過40家,其中大中型企業占到20%。目前中國十大視頻會議企業包括寶利通、華為、中興、思科、科達、華平、迪威、愛斯樂、EVSION、索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