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海外市場600億的份額,LED顯示屏企業紛紛“出海”,甚至逐漸有些LED顯示屏企業將海外市場作為企業主要擴展重心。國內LED顯示屏企業重心逐漸向海外偏移的情況,而國際LED產業逐漸向國內轉移,在這樣一種反差之下,國內LED顯示屏企業的發展重心應該放在哪?
隨著國際LED產業向國內轉移,境外競爭對手在國內建立生產基地,該行業競爭亦不斷加劇,產品價格呈下降趨勢。國際大型LED顯示屏企業的轉向中國,會給國內LED顯示屏企業帶來更多的壓力,國內市場的競爭壓力也隨之加大。
“海外市場靠差異化產品獲取利潤,海外市場同質化競爭,最終導致利潤率低。”另外“外貿新騙局”的出現無疑是加大了海外貿易的風險。
首先,由于中國LED行業起步較晚,對知識產權的認識不夠,關于專利申請、保護的工作開展較為滯后,使得中國led顯示屏企業在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時,很難在國際市場上掌握競爭的主動權,往往處在較被動的位置。
再次,歐債危機延伸,海外LED顯示屏市場面臨萎縮。歐元區國家經濟增長放緩,市場需求下,財政縮緊,消費能力下滑
另外,海外市場不同的地域也有著相應的約束,以印度市場為例,做印度的業務,必須依靠當地的代理,本質是由于與印度當地的稅務體系,在進入印度過境后,各州與經濟區之間的交易依然要收取增值稅和銷售稅,導致必須要依靠梯級代理制,依靠當地的銷售渠道。這不僅耗費企業一定的人力和財力,無論是在找物流還是搭建公司這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風險。
反觀國內,目前國家在LED行業出口退稅政策方面予以一定支持,自2009年6月起國內LED全彩顯示屏產品適用的出口退稅率從14%上調到17%起,而出口退稅已成為很多出口型企業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占據企業營業收入相當大的比重。但如果將來國家下調相關產品出口退稅率,LED顯示屏企業凈利潤恐將受到嚴重影響。
國際LED顯示屏企業在國內設廠,而其國際營銷服務網絡、品牌優勢等都將對國內出口企業造成更大的競爭。
如今,大家在談及LED顯示屏市場現狀的問題,同質化、價格戰、創新力低下等等負面詞充斥著LED顯示屏行業,讓人不禁疑問:難道國內LED顯示屏市場真的沒有出路了嗎?顯然不是:
首先,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LED顯示屏的購買力也將有所提升。此外,在7月1日,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公布數據顯示,7月份制造業PMI為51.7%,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為今年以來最大升幅。截至7月份制造業PMI已連續5個月回升。
其次,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二三線城市LED顯示屏市場空間巨大。國家科社院近日發表的城市白皮書提到,我國到2020年,將完成城鎮化建設覆蓋率達60%左右。預計到2020年城鎮家庭對于led產品的消費產值將達到5000億元。
城鎮化提速將帶動城鄉地區基礎建設發展,刺激投資,拉動消費。而LED行業作為建筑及汽車等行業產業鏈中的一環,將隨著其他行業發展而擁有更多的市場需求,進而刺激LED行業發展,為LED行業注入一股新鮮的活力。
作為城市發展進程中的一員,led顯示屏的出現讓城市發揮著不一樣的風貌。鎮化的建設離不開公共基礎設施、環境、管理等方面的完善和普及,還將面臨更多的能源消耗問題,因此LED應用成為了城市化進程中美化景色、減低能源消耗的主要產品。
此外,政府的大力民族品牌,LED顯示屏企業國內發展有優勢。一直以來,我國都對LED這種節能環保產品給予高度重視和扶持。全國各地政府都用土地、稅率、房租、勞動力成本等“無形的手”來引進LED產業,并且還拔出數目龐大的資金給予扶持幫助。各種政府的招標項目中,比如青奧會開閉幕式以及各大場館所使用的演藝設備大部分為國產品牌。
總而言之,海外市場開拓無可厚非,但在新形勢下,國內市場鞏固也尤為重要。源遠才可流長,國內市場將會迎來更加廣闊的空間,國內LED顯示屏企業作為中國本土企業,鞏固好根基,才能發展得更加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