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不僅為教育提供新的技術手段,拓展了教育資源,還推動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的變革,最重要的是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育發展帶來新的理念和動力,使教育內容、方法和模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近幾年,學校加快智慧校園建設,在數字化校園建設的同時加速信息技術手段與教育教學工作的深度融合,借助信息技術支撐有效學習,提高學生高階思維能力,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融合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生態
多媒體教學設備在普遍使用的同時,也引發了教育工作者對其局限性的思考:單向交流,缺少互動,教師充當“放映員”角色等。多媒體沒能與課堂教學有機融合,教師與學生總是被它們牽著鼻子走,課堂教學沒有真正“動”起來,而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出現,既替代了現有多媒體設備,又彌補了其單向交流的不足,成為課堂教學變革的新增長點。提高課堂教學信息化水平的關鍵在于應用。我校大力推進交互式電子白板應用培訓,實施電子白板基本操作技能和高級使用技能的分段培訓,做到全員培訓,分層考核,人人過關,全面普及電子白板課堂教學應用;静僮骷寄芘嘤栆詫W科備課組為單位,組織青年教師與中老年教師結對,加強同伴之間的交流與分享,進一步提高培訓效果。課堂教學應用考核由學校領導和骨干教師帶頭,主動申報,分批考核,確保人人過關。與培訓活動相結合,舉辦各種比賽活動,如備課組長SMART課件制作比賽、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比武,提升教師在教學中應用電子白板的實踐水平。與推廣應用相結合,開展研究活動,圍繞電子白板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開展微型課題研究,利用教科論壇,組織有關電子白板的主題沙龍與展示活動,進行教學實踐的深層探索,推動電子白板深入課堂教學。學校還要定期舉辦各類活動,能請進來還要走出去,經常與兄弟學校開展交流研討活動,開闊視野,促進應用。
學校還投資配備了一間標準化e教室,結合e教室使用培訓,20多位骨干教師參加了交互教學設計的提高培訓,積極研究smart課件在e教室終端的使用,每個學科每周都組織開展e教育課堂教學觀摩,實驗教師的興趣很濃,實驗隊伍不斷壯大,效果也很顯著。
信息技術不僅僅是教學的輔助手段,還是促進教學理念的助力器。推廣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應用和開展e教育實驗研究,大力促進了教師教學理念更新,實現了課堂教學中的雙向互動和即時反饋,從根本上改變了課堂教學行為,優化了課堂教與學的生態,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打造課程基地,不斷豐富課程體系
在課程基地建設中,我們堅持“高標準,高定位”的建設要求,從高等院校和教研部門聘請了一批指導專家,明確了情境英語課程基地、教師發展中心和學生社團活動中心三位一體的建設構想和“一體兩翼”的建設格局,全力鑄造建設情境英語教學研究實驗中心和情境英語課程資源共享平臺兩大板塊,以豐富課程資源,改變教和學的方式為目的,從教學設施配置、教學環境更新、教學資源充實和教師隊伍提升等方面入手推進情境英語課程基地建設。
我們以情境英語課程基地建設為契機,大力提升學校教學信息化的水平,努力豐富學校的課程資源。在加強情境英語教學環境建設的同時,加強了教學信息化裝備的配置;在提升英語教師隊伍素質的同時,提升了英語教學資源的數字化程度。在情境英語課程基地,建成了三間錄播教室、一間電子閱覽室和各種情境英語教學功能室,并在各廳室都配備了現代化的多媒體互動設備,初步構建了促進教與學方式變革的有效互動平臺,為學生提供數字化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
借助網絡媒體,拓展教學研究渠道
借助網絡媒體,加強與長三角教育資源聯盟網“玉蘭大道”結對學校的網上合作。中國長三角教育資源聯盟是江蘇省教育廳、浙江省教育廳、上海市教委、安徽省教育廳聯合主辦,上海市教委承辦的教育聯盟。我校與安徽濉溪中學、浙江溫嶺中學、淳安中學、上海市華東師大附屬楊行中學、吳淞中學在長三角教育資源聯盟網結成“玉蘭大道”小組,開展網絡研討的實地交流。
在“玉蘭大道”小組,我校主動作為,借助情境英語課程基地的信息化設備,與結對學校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專題網絡研討,先后承辦了網絡課堂遠程互動直播研討。在網絡課堂研討中,我,F場直播了卜冬旭老師執教的高二語文課《因聲求氣,披文入情——從<琵琶行>的音樂描寫談起》和錢慧老師執教的高三英語復習課《情態動詞及虛擬語氣》,組織開展網絡觀摩和網上研討。牽頭組織“玉蘭大道”結對學校開展實地交流,交流學校信息化建設的路徑,探討學校特色發展的創新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