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時代網“2016 創新與突圍”獨家專題之宏觀觀察篇5】在互聯網+戰略上,大屏視訊行業自應“近水樓臺先得月”。因為,大屏視訊行業自身就是互聯網信息化大產業的一員。然而,真正要分享“互聯網+”的盛宴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互聯網+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
中國經濟版圖與其他發達地區或者發展中國家地區比較,有何顯著不同呢?最核心的根本特征是,除了中國人類還沒有過哪一個完全獨立自主,而又內部緊密聯系的超過10億人口的工業化經濟體。這種強所未有的規模,決定了中國經濟版圖的特殊性。
從發展角度看,中國經濟體之龐大,足以形成南北、東西、城鎮與農村的多元化結構。這種結構的核心,不僅僅局限于內部發展的不平衡,不僅僅是發達與欠發達的差異;更包括了即便都是發達地區、發展中地區,甚至是落后地區,他們也在文化、物產、風俗、自然條件等諸多方面顯著不同。
從靜態角度看,如此龐大的一個經濟體,勢必形成內部管理與流通機制上的“超級分層結構”。例如,我國城市規模分類標準是超級、特大、大、中、小城市、市鎮、鄉村七個層級,遠超過一般國家的分級數量。再例如,一件商品從某省的工廠流通到另一省的鄉村,中間可能經歷五六級渠道體系。
中國經濟版圖的以上特征,對應于一個嚴重的結論:即,在傳統社會和經濟組織結構與技術條件下,我國國家級的經濟結構要么是區域自治自足的,要么就是要通過復雜層級實現、且具有極高的中間成本。而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不同的自治自足板塊日益被融入整個經濟體系之中——互通有無的需求無限增加,這使得以“中間層級”為核心的“轉手”邊際成本,成為制約整個經濟體價值創生能力的重大門檻。
如果放眼全球,讀者也會發現類似的問題:過去的四五十年,是全球經濟一體化、區域經濟全球化的關鍵時期,飛機、海運和網絡通信技術,創造了真正的“地球村”效應。但是,現有的這個“經濟全球化”依然是建立在“大宗模糊對接”之上的體系,缺乏“精細化、定制化”的對接通道。或者說,此前的經濟全球化,是對不同國家樹狀經濟體制的聯通,形成一顆更大的大樹。這個體系并沒有徹底解決全球經濟運行的高邊際成本、低可預知性問題。
以上這些問題,無論是從國內看,還是國際看,唯一的解決途徑就是“互聯網+”:互聯網+行動的實質是,“壓縮經濟版圖的運行層級,實現最大可能的經濟運行扁平化,實現需求和產出的最近距離對接,最大程度抑制社會經濟活動中那些不創造增加值的邊際成本”;同時,互聯網+也謀求最大程度,將本處于經濟版圖邊緣的薄弱環節,努力納入一個從未有過的緊密經濟生態結構之中。
也可以用兩句更簡單的話來形容互聯網+的意義:第一是“精準對接,壓縮全社會運營性成本”;第二是“突出邊緣參與,實現更大的社會發展公平”。
如果轉化視角,離開宏觀格局,而從社會經濟活動的參與個體角度看,互聯網+的意義也不會打任何折扣。
從個體經濟活動主體的行為變化看,互聯網+提供了一個更為簡潔的業務控制體系、一個超越空間的需求與生產的對接結構。同時,互聯網+能夠讓整個經濟版圖去中心化,經濟活動個體能超越地域空間和歷史時間積累,組織以自己為中心的網格體系,并在整個經濟版圖中掌握更多的公平機遇。
從個體經濟活動主體的行動方向看,互聯網+會降低企業的運營邊際成本,壓平企業的業務組織框架。在這個基礎上率先實現互聯網+轉型的企業,能夠確立市場模式上的領先優勢,并發展出嶄新的商業價值。這件事情的反面則是,拒絕互聯網+改造的企業,可能面臨競爭力的流失,甚至生存危機。
從個體經濟活動主體的存在環境看,互聯網+極大的延伸了企業的價值空間,尤其是讓中小企業、偏僻地區的企業能夠獲得類似大型巨頭一樣的全市場參與能力。雖然從縱向業務看,企業單位經濟活動因為成本規模的縮減,而減少了營業收入,但是企業亦從可能的生存空間的擴張上獲得了效益補償。當然這一過程也會促使市場向空前的集中化發展,并形成趨向透明性壟斷的新“托拉斯”結構。
綜上所述,互聯網+是一場深刻涉及企業內部、企業外部環境、宏觀經濟結構,甚至全球綜合社會治理結構變革的“大革命”。我們即深受其影響,又參與其構建。甚至,離開互聯網+談論今天的經濟發展規律,將是沒有意義的事情。
大屏視訊行業是互聯網+的建設者、受益者,也是被改變者
互聯網+是一個很好的東西,而且是一個已經在快速布局、實現和實踐的東西。大屏視訊行業作為互聯網信息產業的參與者,有必要未雨綢繆、率先行動。
第一, 先談一下比較“歡喜”的消息。即大屏視訊行業如何從互聯網+中受益。這一點筆者認為可以大致劃分為兩個層面:1.傳統大屏視訊行業,其實并沒有形成覆蓋整個國土和全部13.6億人口的市場。包括鄉村、大部分小城鎮,一直游離在大屏視訊行業的邊緣,甚至市場之外。這一部分潛在的增長量,大致有5億以上的人口,超過全球第三人口大國——美國的人口總和。那么,隨著互聯網+戰略,帶來整個經濟體、尤其是此前邊緣部位更為明確的發展機遇和發展公平,大屏視訊產品必然會進入這5個億的消費人口之中。
2.在傳統的大屏視訊行業已經進入的市場,大屏視訊產品的應用規模和頻度也會增加。例如,在醫療領域,互聯網+產生的服務公平化,勢必要求醫療行業的大屏視訊應用從主要以遠程會診中心和安防監控,發展到社會性的服務網絡,與具體的業務層更為深度的整合。類似的變化,會在教育、文化、生產、研發、流通等幾乎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和環節出現。這也將為大屏視訊行業創生更大的發展空間。
以上兩個層面,用一句話說:即互聯網+意味著大屏視訊行業在橫向、縱向兩個維度上巨大的潛在成長性。這些空間足以維持整個產業長達十年,每年一成以上的高速增長。
第二, 雖然大屏視訊行業必然從“互聯網+”中受益,但是“蛋糕不會主動飛到嘴里”。對于每個大屏視訊行業的從業企業,如何實現“自己的互聯網+”角色,是能不能吃到這個蛋糕的關鍵。
大屏視訊企業如何實現自己的“互聯網+角色”呢?答案分成三個層面,即真正實現開創性的市場創新,從需求側發現客戶更深層次的價值點,從供給側提供滿足客戶不斷升級、升華需求的系統解決方案,從生態側搞好“大信息”化框架和社會智慧化服務應用體系下的橫向產業伙伴關系。
互聯網+的核心,重在聯網,重在讓不同信息互通、流動、重新聚類整合,并挖掘出嶄新的價值。互聯網+模式下的企業、事業和其他單位的信息化,不再是“我來用信息化這個工具”,而是變成了“我是信息流動網絡中的節點”。這種變化的本質是信息互聯工具與傳統業務的高度整合、對傳統業務的升級改造。大屏視訊企業的獲益方式,就是在這種“縱深”價值中,找準自己的定位,并拓展出全新的客戶價值模式。
或者說,互聯網+的實踐,必須是脫胎換骨式的變化,而不應該是“穿新衣、換新瓶”似的“再包裝”。例如,教育市場讓網絡課堂標準化、通過遠程教育與錄播系統讓優質和頂級教育資源普及化,涉及到的不僅僅是設備采購、人員應用培訓,還需要整個教育體系打破校級單位的自治與自身利益藩籬,實現整個區域教育系統的資源流通、觀念上的新公平主義;甚至基層教師不僅僅在是教科而已,而是要做資源的篩選、調度,為每個學生定制化教學資源體系。對于大屏視訊行業的企業,則不僅僅要提供一些硬件和軟件組成的系統方案給采購部門,還需要與教育系統的各層應用主體保持持續的互動,幫助教育隊伍實現日常的應用。甚至,這種模式下大屏視訊企業要提供駐客戶的前線工程力量。
所以,發掘需求、提供方案、搞好共生,這是大屏視訊企業“互聯網+角色”定位的實踐的關鍵三部曲,是大屏視訊企業吃到“互聯網+”蛋糕的基礎。
第三, 大屏視訊企業的“互聯網+”機遇和實踐,不是站在外部看互聯網+這場大戲。大屏視訊企業是互聯網+的具體參與者、建設者,也是“被變革者”。
所謂大屏視訊行業的企業也是互聯網+的“被變革者”主要包括以下幾層含義:1.大屏視訊企業必須打造適合服務化業務模式的企業治理結構、倫理觀念和價值體系。尤其是要突出業務層面的前傾戰略,實踐一支即懂大屏又懂客戶業務發掘的雙技能人才隊伍,并讓客戶價值挖掘整合簡單的銷售業務層,實現技術力量與客戶需求的超前化整合。
2.大屏視訊企業必須完善外圍生態結構。一方面,與客戶業務更深層次的應用合作,需求大屏企業加強自身渠道能力、軟件功能迭代能力、生態資源利用能力。另一方面,大屏視訊行業在互聯網+時代也會走向強勢企業主導市場的格局,每一個企業的業務規模、產業鏈縱向長度、主要業務的行業和地域范圍都會獲得擴展,這必然考驗一個企業的內部治理機制和效率。
3.大屏視訊企業必須熟悉和應用那些嶄新的“互聯網+”文化。比如硬件免費、服務增值模式,比如迭代產品升級模式,比如成本定價規律等等。這些互聯網+時代的新興產品文化、消費文化,嚴重影響大屏視訊企業的公眾溝通和客戶溝通效率,更直接影響企業的價值模式、收益結構、商業實現能力。
以上這三個方面的變革都已經是行業進行時。甚至,行業外的企業正利用這些歷史性機遇,進入大屏視訊行業。面對這些變革,大屏視訊行業的企業應大膽的實踐、率先變革,因為歷史不會給后進者留哪怕是“生存”的縫隙。
大屏視訊企業要優先抓住的“互聯網+”機遇
互聯網+是一場龐大的商業革命,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治理結構變革。這場革命的范圍之廣、內涵之深,已經決定了“互聯網+”行動不是平均進步主義。事實上,一些地區、一些領域、一些部門的率先行動,所起到的行業示范效益,正是國家提出互聯網+戰略的核心依據。
互聯網+自身的發展不平衡性,決定了大屏視訊行業企業把握互聯網+機遇也需要“有急有緩”,優先去把握那些有政策支持,有群眾基礎,更有技術條件的行業的互聯網+轉型。
筆者認為,以下細分領域是互聯網+的第一批金礦:包括,政府的互聯網+,網上政府;醫療和教育行業的公平化、智慧化、遠程化、家庭服務化;先進制造業企業的高度自動化、智能化和機器人化;城鎮化以及樓市去庫存需求帶來的城鎮治理需求的量質增長;農村信息化和農村治理、農村文化市場的發展;農業規模化、產業化、智能化的機遇;金融、輿論、信息、國防等要害部門的安全需求增長;教育,醫療,物流等社會服務性單位的智慧化、網絡化發展;交通物聯網建設、能源互聯網建設等……
這些列舉不能涵蓋所有的互聯網+轉型,甚至這些更具有優先發展基礎的行業市場也不會是簡單均衡發展,以至于大屏視訊企業必須選擇數個“前景”領域,努力拓寬成長通道,并有效防止出現“成長上的木桶短板”。
以上這些列舉,這些被認為具有優先實現互聯網+建設的領域普遍具有如下的特征:1.具有提質增效的緊迫性;2.具有行業自身,內部結構清晰、外圍需求明確,存在環境板塊化明顯的特征。這符合常規改革中,先易后難、先急后緩的規律。或者說,以宏觀經濟形勢、政府政策和民眾需求為基礎依據,足以找出互聯網+變革中的“優先機遇”。
總之,互聯網+是一場巨大的變革,而且是一場已經在“進行時”中的變革。等靠的思維在這樣的一個時代是要不得的。主動下河淌水的突破精神,是互聯網+條件下大屏視訊企業必須的信念。作為互聯網信息產業的一員,大屏視訊行業企業如何融入并把握這場巨大變革的機遇,如何在互聯網+概念下實現成長壯大而不被時代淘汰,還需行業同仁積極思考、勇于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