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國速度”這個關鍵詞無數次出現在了各大媒體上。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盤點一下中國制造是如何在抗疫期間和后疫情時期跑出“中國速度”的。
眾所周知,受疫情防控需要,在武漢的雷神山和火神山,中國建設者以驚人的速度建設了兩家醫院,這其中除了無數建設者的傾情奉獻以外,更離不開背后完整的中國制造產業鏈的支撐。從拼裝箱房,到各種專業設備,都在短短十余天內全部到位。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的顯示設備制造商也紛紛提供助力,譬如醫院病房內的電視機和顯示器,用于遠程醫療的視頻會議設備,用于各地非接觸式體溫檢測的特種顯示屏,在各個系統調度指揮中心助力決策的大屏系統等等,在抗疫進程中都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正是這樣的“中國速度”讓世界都刮目相看。
而伴隨國內疫情控制進入新階段,經濟重啟進程不斷提速,“后疫情”時代的中國速度更是關乎國民經濟發展大計,而備受矚目。在大屏商顯領域,中國品牌也正在跑出令行業矚目的新速度。
譬如在投影顯示行業,光峰光電基于自主研發的ALPD激光投影技術,不僅在技術領域實現了行業領跑,還成功實現上市,獲得了資本市場的助力。
在小間距LED顯示行業,中國品牌也通過創新研發和積極布局正在形成行業領跑優勢。日前,利亞德宣布,其與晶元光電合資坐落于無錫市的利晶微電子即將在7月底完成廠房裝修和設備調試,預計將于8月試產并逐步投產Mini LED背光顯示及Mini/Micro自發光顯示產品。雙方將共同將其打造成全球首個運用巨量轉移技術實現最小尺寸Micro LED顯示產品大規模量產的產業基地。
AET阿爾泰發布MTM-FCOB
(圖片來源:AET官網)
去年底,AET阿爾泰發布行業前沿的MTM-FCOB技術及新一代COB產品,包括0.7和0.9全倒裝MiniCOB。這里的MTM-FCOB即巨量轉移全倒裝COB,巨量轉移及全倒裝是MTM-FCOB最大的優勢。AET自主研發設計的巨量轉移設備及產線,成功突破了巨量轉移的技術瓶頸,實現了每小時250 萬顆芯片同時轉移,相較于傳統的SMD封裝表貼方式,轉移速度實現了質的飛躍;轉移速度的快速提升帶動了轉移良率的提高,MTM-FCOB的轉移良率達到了99.9999%,在線點測修復后良率達到了100%。AET自主研發設計的巨量轉移設備及產線在行業內具有無可比擬的領先優勢,推進了Micro LED顯示技術的量產之路。
基于創新研發,我國制造業正在從模仿跟隨,逐步實現追平國際水平,更在部分領域達到了行業領跑。在大屏商顯行業,中國企業也正在跑出更快的中國速度,搶占“后疫情”時代發展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