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VIOP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H.323 和SIP 作為IP 多媒體通信協議在領域中被廣泛采用,受到業界的普遍重視。H. 323 和SIP這兩種關鍵協議均具有自己的特色,本文主要對VOIP和H.323 、SIP兩種協議作了介紹和比較。
首先,兩者都對IP電話系統信令提出了完整的解決方案。但兩者的設計風格各有千秋,H.323采用的是傳統電話信令模式,包括一系列協議; 而SIP借鑒互聯網協議,采用基于文本的協議。 當采用H.323協議時,各個不同廠商的多媒體產品和應用可以進行互相操作,用戶不必考慮兼容性問題; 而SIP協議應用較為靈活,可擴展性強。兩者各有側重。
從系統結構上分析。在H.323系統中,終端主要為媒體通信提供數據,功能比較簡單,而對呼叫的控制、媒體傳輸控制等功能的實現則主要由網守來完成。H.323系統體現了一種集中式、層次式的控制模式。
而SIP采用Client/Server結構的消息機制,對呼叫的控制是將控制信息封裝到消息的頭域中,通過消息的傳遞來實現。因此SIP系統的終端就比較智能化,它不只提供數據,還提供呼叫控制信息,其他各種服務器則用來進行定位、轉發或接收消息。這樣,SIP將網絡設備的復雜性推向了網絡終端設備,因此更適于構建智能型的用戶終端。SIP系統體現的是一種分布式的控制模式。
相比而言,H.323的集中控制模式便于管理,像計費管理、帶寬管理、呼叫管理等在集中控制下實現起來比較方便,其局限性是易造成瓶頸。而SIP的分布模式則不易造成瓶頸,但各項管理功能實現起來比較復雜。
H.323和SIP都是實現VoIP和多媒體應用的通信協議。H.323協議的開發目的是在分組交換網絡上為用戶提供取代普通電話的VoIP業務和視頻通信系統。 SIP的開發目的是用來提供跨越因特網的高級電話業務。這兩種協議定位有一定的重合,并且隨著協議向縱深發展,這種重合競爭的關系日益加劇。但兩者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構建 IP 多媒體通信網。由于它們使用的方法不同,因此它們是不可能互相兼容的,兩者之間只存在互通的問題。
H.323是屬于國際電聯 (ITU) 的標準,以H.323為標準構建的多媒體通信網很容易與傳統PSTN電話網兼容,從這點上看,H.323更適合于構建電信級大網。國際上幾乎所有的商業性IP電話網或視頻會議網都是以 H.323 為基礎的。而且,不同版本的H.323協議通過不斷升級和擴展,已經日趨完善,為基于H.323的IP多媒體業務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SIP協議相對簡單,但功能也相對簡單。而且,SIP在設計上使分布式的呼叫模型,具有分布式的組播功能,其組播功能不僅便于會議控制,提高了通信規模和復雜情況的適應能力,而且加快用戶定位速度、群組邀請等,也能節約帶寬。另外,在會議電話(如大規模視頻通訊網絡)方面SIP有很強的完善發展空間,會議終端和服務器的實現相對容易,成本也較低。所以目前SIP得到了很多方面的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