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經濟部(MOEA)日前宣布,將推動臺灣的柔性AMOLED和PMOLED供應鏈發展,旨在打造包含材料、設備和模組在內的完善的柔性面板產業集群。
MOEA以政府資助的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為研發平臺,已在臺灣研發AMOLED供應鏈。
ITRI表示,其電子與光學系統 研究實驗室開發了一種7.07英寸可內向折疊的觸摸AMOLED屏原型,其采用柔性基板替代玻璃基板,厚度小于0.15mm。此外,ITRI還成立了一個測試和認證平臺,以幫助臺灣制造商開發采用柔性OLED面板的產品,包括HTC開發的生物醫學智能手表,裝備由RiTdisplay開發的曲面AMOLED面板和曲面PMOLED面板。
這款7.07英寸內向可折疊觸控AMOLED面板,80%的關鍵材料和60%的制造設備均來自當地供應商,MOEA的終極目標是實現100%的自給自足。
液晶面板制造商友達光電(AUO)總經理彭雙浪(Paul Peng)表示,在AMOLED研發能力方面,臺灣并不落后于韓國和日本。臺灣發展AMOLED產業,需要資金。對于相同的產能而言,AMOLED需要比TFT-LCD更大的投資額。這是個別面板廠商無法承受的,因而需要政府提供相應的資金支持。
彭表示,友達自2000年開始研發AMOLED,至今已申請柔性AMOLED相關專利約400項。友達目前能夠生產500ppi的AMOLED面板,可用于智能穿戴和VR(虛擬現實)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