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智能家居市場潛力巨大,但目前中國市場上的智能家居產品呈分散獨立狀態,并沒有形成統一的智能家居生態。其中,智能音箱有望成為智能家居的入口。2015年京東聯合科大訊飛推出叮咚智能音箱,成為第一個試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的企業,之后阿里巴巴和小米等企業也紛紛加入入口搶奪戰,促進了中國智能音響整體市場的擴張。11月16日,在百度世界大會(2017)上,百度旗下智能硬件公司渡鴉發布了一款全新的智能音箱:ravenH。對于這個行業來說,這是繼亞馬遜、谷歌、蘋果、阿里之后,又一個科技巨頭加入到智能音箱的混戰之中。百度也來“攪局”,到底智能音箱亂世何時了?
主流產品的對比分析
亞馬遜Echo產品線:
從智能音箱鼻祖產品迭代看智能音箱產品發展演進
亞馬遜2014年推出首款智能音箱Echo,除播放音樂外也是家庭設備(兼容Nest/IFTTT等產品)控制樞紐,可連接第三方服務(如叫車,定外賣等) 隨后Amazon 不斷豐富Echo 家族產品,拓展智能音箱,至今各型號已累計銷售破千萬臺。Echo家族產品線也引領著智能音箱行業的發展。
除上述產品外,亞馬遜也發布了如Echo Look,Echo Button等衍生周邊產品,不斷拓展功能,增加游戲屬性,通過此類輔助產品,增加人與人之間的交互性。
京東叮咚:
搶占入口,布局智能生態圈,拓展本地化產品定位
京東與科大訊飛成立靈隆科技聯合推出叮咚音箱,率先搶占國內智能音箱市場,從2015年5月的A1開始,至今已經發售了一系列新品。 包含語音交互,家居控制,內容與第三方服務。整體產品線與Echo相仿,符合小巧便攜、低價、居家舒適的外觀、屏幕語音結合、提高音質的路線, 但同時結合中國市場本地化特性,也推出了如Q1的橫向設計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習慣,和A1X兒童口語機器人,拓展應用到兒童早教市場。
智能音箱市場規模
智能音箱市場零售量迅速增長,隨著第三季度一眾新品推出,同比增長率達300%。京東2015年5月推出首款叮咚A1后,率先搶占國內智能音箱市場,整體智能音箱零售量一直呈穩定增長,并在去年雙十一月銷量有了明顯的提高隨著今年下半年幾大廠家新品的推出,零售量有了明顯的飛躍,8月份月零售量已接近3萬臺。預計在今年雙十一,零售量會達到一個歷史新高。
2015年中國智能音箱零售量只有1萬臺,2016年增至6萬臺。2017年1-8月累計銷售超10萬臺,隨著下半年市場上不斷有新品發售,預計將在今年雙十一達到產品銷售的熱潮,2017年累計銷量預計可達35萬臺,而明年市場會迅速擴張,預計整體可達120萬臺。
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價格逐漸走高,低價產品占比降低,300-600元逐漸成為主流價格段。
200元以下產品的市場占比迅速下降, 而200-300元價格 段迅速擠占其市場份額;
300-600逐漸成為主流價格段;
500-600元內,100 元的價差有接近 20%的產品 ;
今年下半年陸續有高價產品推出, 1000元以上產品在市場占一席之地;
今年下半年新玩家的介入,對比去年品牌格局發生變化,新入者迅速搶占市場份額。
2016年國內智能音箱主要有叮咚、JBL和飛利浦,其中叮咚音箱因進入市場早及產品線豐富,全年市場占比達到65%。2017年小米和天貓等廠商開始布局智能音箱市場,紛紛推出新品,天貓精靈更是在上市后兩個月內搶占了15%的市場份額。
目前智能音箱的銷售渠道主要集中在線上,線下渠道有待開發,小米之家等新零售渠道有望打開線下渠道的出口。但場景銷售成本高,目前智能音箱產品規模難以支付。
智能音箱市場發展趨勢
未來趨勢:
以語音為入口,建立以物聯網為基礎的商業模式
傳統的鼠標操作,觸屏操作將向語音交互這種更為自然的交互方式演進,語音交互的未來價值在于用戶數據挖掘,以及背后的內容、服務的打通,以語音作為人口的物聯網時代將會產生全新的商業模式。在以智能音箱為中心的智能家居體系中,智能音箱為付費內容,第三方服務,電商等資源開拓了新的流量入口,用戶多方數據被記錄分析,廠商將服務嫁接到生活中不同的場景中,數據成為基礎,服務更為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