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奧維資訊調研報告顯示,2017年教育交互顯示市場,銷量渴望同比增長超過13%,銷售額則大增27%。業內領頭企業基本呈現“全面飄紅”的發展態勢。
單價激增,業績看好
從市場細分看,交互智能平板作為IWB市場主要拉動力,銷量同比上漲25.9%,銷售額增長43.3%,均價達到1.56萬元。銷售額增幅遠大于銷量的原因是大尺寸產品持續增長。
以占據前三季度近半銷量的第三季度(暑期采購)市場為例,70+產品已經成為為液晶交互智能平板產品的最大“細分產品線”,次之的則是65英寸產品。而從市場增幅看,80+產品則成為增長最快的產品。65英寸以上合計已經占到教育交互平板產品8成以上份額。這與三年前55英寸產品獨占半壁江山的態勢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傳統投影白板市場,過去數年因為交互平板的興起,一直保持量價齊跌的態勢。但是,2017年第三季度,投影白板在銷量下降3%的背景下,銷售額提升了6.4%,第三季度和上半年比較,投影白板產品均價幾乎上升10%。
投影白板產品均價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銷量下滑造成的市場沖擊。其中,包括激光等新技術在內、大尺寸應用趨勢等,成為行業產品創新的關鍵。
在2017年前三季度教育采購市場上,還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即周邊顯示和應用產品發展活躍。例如數字班牌產品、云課堂產品等等。對此,長虹等業內領先企業認為,一個基于“整體智能網絡教學方案”的采購規則正在浮出水面。后者將有利于綜合性的教育信息化設備與運營服務商的業績高速增長。
從求覆蓋,到求品質的市場變化
2016年,行業內人士判斷隨著教育行業全面改薄工作“時間過半”、“任務過半”,教育采購在增長方面將出現“動能轉換”。此前數量型為主的增長,會逐步讓位于“存量更新”占比更高的“質量型”增長。——這一判斷,在今年暑期市場表現非常明顯。
在交互平板市場70+產品成為教育顯示采購主力;在投影白板市場90+的地位更為鞏固,其數量占比急速提高,從2016年投影白板80+與90+同臺競技,變成了90+一枝獨秀。——兩大技術市場,幾乎都只用一年的時間就實現了10英寸的“越級”提升。
更大的顯示尺寸,也意味著更高的成本:雖然教學交互顯示大尺寸化的背景是“大尺寸液晶、激光投影的價格不斷下降”;但是,急速增長的大尺寸產品占比,依然顯著提升了產品的市場均價。第三季度暑期市場,教學交互設備采購均價同比增長接近12%。
實際上,隨著云課堂、錄播應用、互聯網教學等新興信息化和智慧教學手段的應用,教學交互顯示產品的“信息承載任務”在急劇增加。業內人士認為,未來相當一部分高級重點學校,會從今天“配備更大的顯示設備”向“配備雙顯示設備”,甚至建設“數字教學教室環境”發展。后者將對未來教學顯示市場的需求產生“翻番式”的增長推力。
不過,基于教學交互顯示采購資金基本來自于財政收入這一“需求制約”因素,教學采購的高端化發展,必須以“成本降低作為支撐”。
對此,從液晶顯示技術看,隨著10.5代線、8.5代線混切、6代線轉產65英寸面板等大尺寸新增產能和技術的突破,70+、80+產品至少還有三四成的成本下降空間。投影方面,激光投影顯示也面臨規模和成熟度提升背景下,產品成本大幅下降的機會。
“如果采購者的承受力,能夠保持2016-2017年這樣每年1成左右的增長;交互顯示設備未來三年能保持每年一成以上的價格下降。在總體采購規模日趨穩定的背景下,二者對比形成的‘資金與設備價值’差,完全可以推動很多教室的‘雙屏’化”!這對于解決“薄改后”時代的廠商市場發展問題而言是一個好消息。
領頭羊更強,教育交互顯示大者恒強
從品牌集中度看,2017年三季度,教育交互市場前三甲占據了68.2%的市場份額,比2016年同期提升4.5個百分點——幾乎是市場第五名的市場份額。教育交互市場正在呈現一個“高度集中的特征”。
一方面,教學采購本身具有規模化的特性,省級采購大單往往促成品牌份額的集中。另一方面,教育采購又是一個“成本敏感”、“售后服務敏感”市場。在這兩個方面,份額更大的品牌自然擁有更大的優勢。對此,行業認為,恰是采購者主要是政府,這種需求壟斷性,促進了教學交互平板產品自身的市場“高度集中”。
同時,在以上傳統“邏輯之外”,新興的智慧教學、網絡化教學實踐,也客觀上要求“供應商”具有更高的“能力”。這些能力包括復雜的信息化教學系統設計、架設和維護能力。甚至一些地區采購者還提出了PPP模式的融資能力要求。這種市場變化等于增加了“行業技術門檻”,這使得此前只是“做好單一產品就能生存”的教學交互設備采購,日益變成綜合信息設備“服務”。后者必然促進市場份額的進一步集中。
除此之外,行業企業認為,越是趨于高端化的產品需求,也會更有利于市場領先品牌。“更高的單價、更多的采購謹慎性”,這個統計規律也適用于教學交互市場。具體的市場表現則是,75+以上的交互平板、95+以上的投影白板,幾乎被交互平板和投影白板的前三甲“壟斷”。
“教學交互設備從品牌最多時期,例如2012年的二十多家主流品牌,已經變成今天前幾名完全主導市場的格局。”業內人士指出,行業的末尾淘汰不可避免。
商用市場已經開啟,領頭品牌布局不斷
在2017年教育交互顯示繼續強勢增長的背景下,商用交互顯示也迎來了市場轉機。這與2017年以來宏觀經濟格局普遍向好,企業盈利能力顯著增強的經濟變化,以及交互顯示企業的品牌市場動作密不可分。
11月,飛利浦舉行商用顯示研討會全國巡展,現場展示多款商用交互平板新品;北京博創力訊科技有限公司舉辦2017年全國經銷商大會暨新品發布會首推會議協作平臺;“鴻合X世代——協同智能會議品鑒會北京站”,鴻合HiteVision商用交互平板新品X9正式登陸國內市場,鴻合商用方案全國巡展也同步拉開帷幕。作為國內交互產品市場“奪冠”最多的企業,鴻合的動作代表了行業風向標。
同時,奧維調研數據亦顯示2017年國內會議交互平板市場會有7-8萬臺的銷量,增長率為教育交互市場的數倍。雖然這個銷量和教育交互市場年度超過百萬的市場比較依然不大,但是卻也足以影響一個品牌在整個商用顯示版圖的份額。且與中國超過1200萬的企業、2000萬的會議室比較,會議平板的未來增長空間依然巨大。目前,MAXHUB、夏普、長虹等品牌在這一領域暫時領先。
總體上,2017年必然是商用和教育交互顯示的豐收年:增量、增價、增利潤,同時廠商亦看到大尺寸、高端雙屏、商用會議等新興市場熱點的機會。大屏交互產品必然迎來最好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