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開學,現在每個教室里必不可少交互式平板又成了不少家長擔憂的問題---學生在學校里經常接觸這些顯示設備會不會對孩子的雙眼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日前,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下稱國家廣電質檢中心)的一項測試終于可以讓我們的擔心放下了。 經國家廣電質檢中心測試證明:并非所有以LED為背光的產品都有藍光危害,目前在教學顯示設備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的交互智能平板,其測得的視網膜藍光危害極其微小,并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據了解,顯示設備之所以可以對眼睛造成傷害,主要在于有藍光的存在。藍光波段較之于其它波段能夠造成眼睛傷害的原因是,藍光波長短,能量強,所以能夠穿過眼角膜和晶狀體,直接作用在視網膜黃斑部。長時間處于藍光照射下,有可能造成會視細胞活力降甚至凋亡。
但實際上,藍光危害里的“危害”,主要體現在藍光的一段波長之內。這段介于400nm與500nm的波長,其輻射照射后引起的光化學作用,有著導致視網膜損傷的可能。如果強光直接照射時間超過10秒,則這種損害機理就會發生主要作用,而且是熱損害機理的數倍之多。
如何判斷設備或產品的藍光危害值呢?實際上,在IEC62471:2006此國際標準之中有所規定,在10000秒(即2.8h)內,LB(視網膜藍光危害值)小于或等于100 W·m-2·sr-1,就屬于無藍光危害,100 LB 10000 W·m-2·sr-1,則屬于藍光低危害。
在此次國家廣電質檢中心的測試之中,測得目前占教育顯示市場主導地位的交互智能平板,其視網膜藍光危害值為0.54W·m-2·sr-1。對比國際標準中的無藍光危害定義,以0.54相比100,可以判定交互智能平板幾乎是一種完全安全無危害的顯示設備。而這也好說明了,不是所有以LED為背光的產品都有藍光危害。
一直以來,交互智能平板中因多數含LED燈條為背光燈,其是否有藍光危害的質疑不絕于耳。實際上,LED燈條前的液晶面板正是其堅實有力的壁壘。液晶面板中的玻璃基板和液晶材料,將其透過率降至10%以下,液晶面板的藍光得到了遏制,危害也隨之大大減小了。
其實,在自然環境下,太陽光中就含有大量的藍光成分。要想完全避開藍光對中小學生眼睛的危害,并不切合實際,但我們仍能從積極的角度出發,提供有效的預防措施。對于學生長說應堅持良好的用眼習慣;對于校方而言,是提供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讓現代教學信息化的教學設備可以更好的助力提升教與學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