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不斷涌現,在緊跟教育部“十三五”教育信息化的指導思想,以“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學校,實現培養大批創新人才”的發展目標下,如何實現標準化、數據共享、開放性的一站式服務智慧校園平臺?讓我們帶著這些想法走進滄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滄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坐落在渤海之濱、古運河畔,是一所全日制公辦普通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是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優秀”院校。學校始建于1958年的“津滄醫學專科學校”,是河北省開辦醫學教育最早的學校之一。辦學50多年來,為社會培養醫藥衛生類人才50000余名。目前面向全國14個省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9900余名。
學校占地面積1024畝,網絡多媒體教室116個,教學用計算機1220臺。教育信息化設施先進,多媒體教學設施完備,網上教學資源豐富。但多媒體設備無法實現統一管理,教室設備老舊,各個教學及管理系統相互孤立,無法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孤島現象嚴重,為科學現代化的教學、教務管理帶來了許多不便。作為醫學類院校,滄州醫專更注重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數據的有效共享,現有教室的軟硬件,已不能滿足教學資源的錄制、保存、共享,教學效果的觀摩評估及教務管理工作。學校迫切需要建成一個以現代化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支撐的新一代智慧校園。
經過施工建設,融合智慧環境、智慧管理、智慧服務、智慧資源、大數據五大平臺,由同方艾威康升級建設的滄州醫專智慧校園項目順利通過交付驗收,經過升級后的全新智慧校園有哪些特色,讓我們一起來詳細解讀。
新建智慧校園管理服務中心,智慧教學管理服務中心是智慧校園的核心部分,是一個集數據、視頻、圖片、語音、地理位置等信息為一體的多功能控制中心,通過對學校軟硬件的升級改造,組成了教學質量觀摩評價系統、常態化錄播管理系統、多媒體環境集中管控系統、智慧推送服務系統、教學信息發布系統、教學資源管理系統等。實現多媒體網絡集中管理、遠程教學監控、教學觀摩評估、高清課程錄制與直播、點播、資源存儲;課表聯動管理(與教務課表對接)、信息播報、媒資管理,教學資源預約、審核等功能。
升級改造智慧教室6間,每間教室新安裝納米觸控黑板,與投影機形成互動教學顯示系統,實現雙板教學;教室門口增加電子班牌,發布教學相關的通知、公告等,有利于學生更好的了解教學相關信息,從而豐富了學校的教學手段,促進教學質量提高,優化了教學環境。管理平臺可通過教室屋頂上的傳感器(溫濕度照度傳感器、PM2.5傳感器)收集室內環境信息,實現智能化的環境控制,讓室內時刻保持最適宜的教學環境。教室后端安裝帶云臺網絡攝像機,主要用于教學管理、教學觀摩評估,實現教師自行錄制課堂的整個過程,便于自我教學技能的提高。也可在控制中心按照課表集中錄制,通過媒體資源管理系統,有效共享優質師資,進行互動學習。
升級多媒體教室90余間,階梯教室20余間,每間教室使用網絡中央控制器,可本地或遠程對教室教學環境集中控制、狀態監測、信號切換,實現遠程開啟或關閉投影機、當教師使用筆記本進行授課時,可通過網絡中央控制器一鍵式切換視頻與音頻。利用安裝的高保真全向抗回音拾音器,對教室聲音進行高質量采集。教室內增加插卡式讀卡器,讀卡器數據與學校一卡通系統進行對接,教師可通過讀卡器在多媒體教室開啟多媒體設備,同時能夠利用讀卡器對教師進行考勤。
滄州醫專整體項目,系統設計和設備選型注重優化組合與實用功能,將學校現有的軟硬件設備與同方艾威康成熟的先進技術以最優性價比合理地應用到平臺建設中,實現系統的功能與應用管理的實際需要相結合,完美解決了滄州醫專標準化、數據共享、開放性的一站式服務智慧校園平臺建設需求,利用智能化的綜合數據分析,為學校各種決策提供最基礎的數據支撐,實現科學決策。
了解完滄州醫專智慧校園,您是否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促進教學、管理過程及教學模式的全面信息化,滄州醫專在校領導的努力下正在大步邁進。同時,相信同方艾威康也將繼續發揮平臺優勢,在推動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奮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