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29日,由河南省電化教育館主辦,河南省現代教育技術研究院承辦的“融課堂”觀摩交流活動在鄭州如期舉行。會暢教育作為主辦方指定的直播服務提供商,為本次大會提供了全程云直播服務,用技術賦能教師專業發現,實現“云+網+端”技術環境下的教與學,助力創新區域教研、實現報團發展。
活動以“融課堂: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為主旨,圍繞“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主題報告、“融課堂”優質課觀摩、信息技術賦能教育論壇、極簡教育技術課堂應用沙龍、“融課堂”課例頒獎展開。
來自全省的優秀教育局領導、校長、教研員、教師從多視角闡釋信息社會教育信息化的內生力量、對教育的變革力量和對人才培育的推動力量。會暢教育作為大會網絡直播合作伙伴,承接了信息技術賦能教育論壇和三個觀摩課分會場的線上直播,直播活動吸引了數千名觀眾觀看并參與實時跨平臺互動。 信息技術賦能教育論壇上,不同學校和教研室的老師展示了各自在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的方式和效果,以及信息技術對當前教育模式和學生思維帶來的改變,提倡教師要不斷學習信息化技術知識,利用新的教學工具提升業務水平。但同時也指出信息技術是教育的一種方式,不是唯一選擇,教育者應該根據自身和環境實際將教學與信息技術恰當地結合起來,不能一味生搬硬套,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
論壇進行的同時,六堂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的課程正在同步展開。課上,教師依托交互式大屏一體機、小組中屏、平板電腦、手機等智能終端和智慧課堂系統,構建交流研討、多屏互動、成果展示、多元評價等功能于一體的智慧教學環境。從而實現“簡單知識獨立學習”、“開放探究小組探究”、“重點難點全班討論”的學習體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對比分析的能力。 師生通過信息化工具實現高效互動,學生的計時答題、觀點展示、課前準備以及教師的即時評價都通過信息化工具隨時進行,整個課堂呈現出高效、有序的觀感。此外,會暢教育的直播平臺擴展了課程覆蓋面,除了在場的學生和教師,其他地區的師生也能同步觀看優秀教師的教學過程,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范圍,促進教育公平。
在一堂主題為《我從哪里來》的科學課上,學生通過視頻和PPT的形式了解了動物與植物的形成過程,生動的展示讓孩子初步認識到了生命的起源,并理解母親孕育孩子的艱辛。隨后,一位同學在老師的引導下,與家長完成了遠程互動,表達了對母親的感激之情。
課程結束后,教研人員和聽課老師就各堂課的亮點及可借鑒之處開會討論。各位老師都很認可將信息化技術融入教學的教育方式,但也指出教師在授課中應當提醒學生注意信息的來源,判斷信息的可靠性,合理、理性地推進教育信息化。 這種將信息技術融于教學的直播課程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網友紛紛留言表示視頻清晰、流暢,與現場聽課的感覺相差無幾,讓更多的人聽到了優質的課程,學習到有趣、新穎的知識和教學方式。
此次會議,通過學術活動、現場展示和交流觀摩,集中展示了教育信息化的新內容、新成果、新亮點、新技術、新方案,讓更多人深刻認識到信息技術與教學的關系,對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會暢教育將不斷推出貼合教學應用需求的創新方案和產品,持續助力教育信息化應用落地,通過線上同步教學等方式逐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縮小地區間教育水平的差距,促進教育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