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縣位于江西最南端,處五嶺山脈,以山地丘陵為主,是典型的江南山區。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師資力量薄弱、知識結構陳舊,是當地最大的問題。
為深入貫徹教育部相關政策,徹底打破傳統學校封閉的教學機制,促進校際資源共建共享,全南縣與銳取攜手,用25套錄播系統打造縣區的“教育公平網”,讓優質資源輕松遍及各個中小學教學點,大幅助推當地教育信息化進程。
25套錄播,搭建資源錄與享的橋梁
銳取為全南實驗小學、小慕中心小學、大吉山中學、龍源壩中學等共25所學校量體裁衣,建設精品互動錄播系統和常態化錄播系統,搭建起教學資源記錄與共享的橋梁,讓優質資源不再僅僅只是山區孩子們眼里的“海市蜃樓”。
與 “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套教具”的傳統式教學方式不同,銳取為全南學校打造的錄播教室,具備智能化采集、全場景記錄、遠程互動的特點。
其中,精品互動錄播系統能夠多機位采集課堂全教學場景,實現本地實景精品課程制作,助力區域打造“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的精品課程資源積累,又可實現遠程互動教學,建立“專遞課堂”、“名師課堂”等優質資源;而常態化錄播則得益于部署簡單的優勢,能快速滿足學校錄制課程與遠程交互的需求。
精品錄播與常態化錄播相輔相成,重新定義了全南縣的課堂教學方式,既能全程錄制教學資源,還能雙向互動交流,讓老師和學生擺脫傳統課堂的束縛,打造隨時隨地無邊界的遠程教學體驗。
比如,師資力量匱乏等校區的學生,可以借助銳取錄播系統,與重點學校的學生一起參與名師的課堂,通過互動交流,進行教學經驗的雙向提高。
不僅如此,教師也能通過全程記錄的教學場景,對每節課進行探討以及自我反思,落實當地提升教學水平的需求。
網絡聯校,校際資源隨時互通
山區學校信息技術的短板,不僅僅體現在獨立校區教學手段的提升,全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也是全南縣“改薄”的重要命題。
基于此,銳取為每個學校都建了校級直播平臺,讓每個學校都在全縣校園網內,實現學校間資源共享。涵蓋全縣眾多鄉村教學點,每個學校記錄下來的優質教學資源都能在線上得以共享。
利用以點帶面的網絡聯校模式,區域之間還能能夠相互學習、交流、探討,突破了物理教學空間的局限與弊端,優質中心校能夠帶動若干偏遠教學點的教學水平,真正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全覆蓋。
未來為更多“全南縣”帶來教育公平
不少老師評價,銳取錄播系統“操作簡捷、設備穩定”。銳取用20多套錄播系統,打破傳統教育對于時間、空間的束縛,創新著區域傳道受業解惑的模式,為全南縣的教育公平提供了新的載體。
教育關乎孩子的未來,也一直備受社會、國家的重視,甚至承載了無數個家庭的希望。“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是多年來政府工作報告傳遞出強力推動教育公平進程的強音。
從銳取的錄播系統亮相到今天,我們已經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為70多個國家和地區帶來優質資源共享的新渠道,真正意義上促進教育資源均衡。
未來,我們也將積極響應國家在教育信息化領域的發展需求,持續創新升級教育裝備,著重于“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需求,讓“全南式覆蓋”普及到更多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