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0日央視《新聞聯播》播出了一則題為《全國政協召開遠程討論會圍繞“做好今年工作迎接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深入交流》的新聞,指出,全國政協20日召開遠程討論會,36位委員通過微視頻發表意見,6位省區市政協主席和6位全國政協委員作了連線發言,34個界別近500位委員通過移動履職平臺踴躍發表意見。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指出,以互聯網為依托遠程討論政協工作,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領導干部要學網懂網用網”的具體行動,是組織動員政協委員共同謀劃和推動政協工作的重要安排,是創新政協協商方式、加強和改進政協工作的有益實踐。要不斷總結經驗,形成制度機制,進一步擴大委員參與面,使遠程討論成為集中委員智慧的重要途徑、創新委員履職方式的重要探索、展現委員履職意識和水平的重要手段,調動廣大委員履職盡責的積極性創造性,讓委員思想永遠在線、智慧時刻連線、聯系永不斷線。——
以互聯網為依托,遠程會議為承載,變革傳統議政手段,是有效利用新型技術手段提升政務工作效率的積極嘗試,也是我黨“執政為民”理念的落地實踐。取信于民,既是指要取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在信息時代,更是指要認真聽取人民群眾的呼聲,取“信息”于民,這就要求政務工作能夠暢通言路,使得廣大人民群眾、代表委員能夠便捷地參與,積極獻言建策。
而在傳統政務工作模式中,我們往往更多依賴于“面對面”的溝通方式,這無形中為廣大代表委員帶來了時間安排和差旅費用上的壓力,許多基層領導干部甚至深感“被會務纏身”,而無法全心全意投身于基層工作。在不能減少會議數量,不能降低會議品質的前提下,提高參與效率,減少參會成本的問題迫在眉睫。而更為緊迫的是,面對當前瞬息萬變的大數據時代,耗費大量時間在無謂的旅途中,不僅會降低決策效率,在某些緊急突發事件處理中,可能會耽誤寶貴的,甚至是轉瞬即逝的營救或處置時間,不利于最大化降低損失。
由此,依托互聯網技術,靈活化參會方式,不僅為廣大代表委員帶來了時間安排上的便捷,為國家節省了大筆差旅費用,還有助于第一時間傾聽民生民意,有效提升政務工作決策效率。而伴隨這一新型政務工作模式的逐漸常態化,會議平板的應用也日漸成為行業熱點。
首先,相較于投影機,會議平板的自發光原理決定了,其更能適應明亮的室內、半戶外,甚至是戶外環境,這對于政務會議而言十分關鍵。其次,會議平板通常擁有更好的觸控體驗,其中一些還支持具有2048級壓感的原筆跡書寫,可以實現原筆跡簽名等無需本人到場的關鍵功能。再者,會議平板具有良好的設備兼容性,部分產品可以支持無線傳屏,可以將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上的圖片、文字、視頻、PPT等無線推送至平板,甚至可以實現反控,在大屏上控制小屏設備的操作,為發言者帶來了極大的操作便利,真正實現了高效率的信息共享。不止如此,會議平板通常還具有對遠程視頻會議軟件平臺更好的支持,從而可以實現多場景音畫同步,遠在天邊卻仿佛近在咫尺的同步會議體驗。
近年來,我國不斷提升政務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譬如自今年4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往來臺灣通行證等出入境證件將實行“全國通辦”,旨在“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面對大數據時代,積極采納新技術、新設備,提升政務工作效率,也是政府“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理念的落地。而政務工作的信息化、智慧化,也必然會給會議平板帶來更多的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