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新科技爆炸的時代,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進程也在不斷加快,其中,伴隨5G技術的廣泛應用,一些新的應用形態也在不斷涌現。值得關注的是,從小間距LED顯示屏延伸出來的、集合了顯示、照明、充電、空氣質量監測、城市WIFI、視頻監控、5G基站等功能于一體的“智慧城市綜合服務終端”——智慧燈桿,一時間成為小間距LED屏企的新寵。
2017年,住建部和發改委組織編制了《全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提出“要因地制宜開展包含充電樁、無線網絡等技術的多功能燈桿建設,拓展照明設施的復合功能”。2019年4月,工信部和國資委聯合發布《關于2019年推進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的實施意見》,要求基礎電信企業與鐵塔公司要利用路燈、監控、交通指示等社會桿塔資源,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按照市場化原則開展微(小)基站建設。2020年1月,住建部發布了《關于開展人行道凈化和自行車專用道建設工作的意見》,明確推行“多桿合一”。
在國家頂層政策設計的驅動下,近年來,包括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在內的省份開始大力推進智慧燈桿的布局。譬如,按照北京市規劃,到2025年,北京智慧燈桿建設發展將總體實現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與城市功能相適應、滿足居民個性化需求,實現從試點建設到規;逃;依托智慧燈桿平臺構建的社會服務應用生態系統基本形成,在便民惠民服務應用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基于智慧燈桿的“設施整合、數據共享、管理協同”城市智慧治理模式基本形成,城市治理智能化、精細化、集約化水平顯著提高。智慧燈桿將被全面納入“智慧北京”城市管理信息系統,將建成國內領先的智慧燈桿集成創新高地和城市智慧治理先行示范區。
而智慧燈桿之所以能夠成為5G時代智慧城寺建設的寵兒,關鍵就在于它的功能集約優勢。眾所周知,發展5G城市布網,需要密度非常高的基站布局,如果全部采用新建,那么將面臨相當龐大的基建工程,無論對于資金、人力還是城市空間都會造成巨大的負擔。而將5G基站與遍布城市每個角落的燈桿網絡結合,則可以借力原有供電和基礎設施,降低電纜鋪設和基建成本,同時實現對城市空間的全覆蓋。再加上上述其他綜合功能的布局,智慧燈桿體系的建立將成為智慧城市建設最經濟、最高效的解決方案。
艾比森智慧燈桿
(圖片來源:艾比森官網)
正是看到這一領域的發展潛力,包括洲明科技、上海三思、艾比森、奧拓電子等在內的小間距LED屏企近年來逐步加大了智慧燈桿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的研發布局,并已在北京、江蘇等省的項目中得到了大量采用,為全國智慧燈桿的迭代做出了良好的示范。面對我國5G+智慧城市持續性的需求升級,智慧燈桿將有望成為拉動相關企業利潤增長的又一輛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