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 LED的未來圖景正在變得越來越清晰。因為,更多的巨頭進入了這一市場:京東方、華星光電、三星、群創等全球顯示面板巨頭都推出了TFT-Micro LED技術產品——這四大巨頭,占據全球大尺寸顯示面板7-8成以的份額。這是當之無愧的巨頭“挺進大作戰”。
尤其是在2021年CES展會上,京東方將TFT-Micro LED視為重要的“未來產品”單獨展示、單獨公關。CES2021 BOE(京東方)獲評“2020-2021年度消費電子領先品牌10強”,由其自主研發的玻璃基主動式驅動Micro LED獲“年度創新顯示應用產品獎”。
巨頭們“略有差異”的TFT-Micro LED顯示產品
2021年CES展會,京東方展示的TFT-Micro LED產品,采用玻璃基主動式驅動方式,峰值亮度超過1500尼特,對比度可達100萬:1,具有無屏閃、低功耗、亮度均一、高效驅動、健康護眼等優勢,可實現任意尺寸拼接,并成功應用側邊線路工藝,實現了產品的零拼縫突破。其展示的兩款產品間距分別為P1.8和P0.9。
與京東方直接布局三原色TFT-Micro LED產品不同,三星和群創在TFT玻璃基板的Micro LED顯示產品上,另辟蹊徑:2020年底,群創在我國臺灣展示了基于“AM miniLED COB(Chip on Board)拼接技術的55吋 AM miniLED COB公眾顯示器,120吋8K miniLED顯示器”。這些產品本質也是TFT-Micro LED,只不過群創使用了miniled這個詞匯。
與三原色的LED大屏顯示不同,群創的產品采用“覆膜彩色化”技術。即,“獨家視網膜光轉換AM-Micro LED拼接顯示器”。與此類似,三星亦在2020年提出,QD-micro-led技術,即在藍色的micro-led主動驅動陣列上,用“QD材料轉換膜”實現彩色化。——這種LED陣列只需要一種藍色LED顆粒(非標準三原色模式)的技術,將極大的降低LED陣列巨量轉移工藝的難度。
與以上三家企業用micro led直接顯示像素不同,TCL華星光電2019年展示的星耀屏,主要采用TFT玻璃基板主動驅動的mini led陣列,作為液晶電視的背光源。相比于直接的LED顯示產品,作為背光源組件,其需要的“LED 陣列PPI密度”要小幾個數量級。但是,這一產品卻也是TFT基板LED屏,全球第一個量產品類。
無論前端的LED晶體的規模和尺寸大小如何,最終是否實現彩色化、以及如何實現彩色化,顯示面板巨頭似乎都對TFT玻璃基板的LED陣列成型技術“情有獨鐘”。這顯著卻別于傳統LED大屏采用的PCB基板技術。
一方面,對于數英寸、甚至更小的超高PPI micro led顯示,幾乎TFT玻璃基板和柔性基板是最好的基底選擇。面板企業想進入小尺寸micro led市場,繞不開TFT玻璃基板上的micro led巨量轉移技術。另一方面,對于百英寸8K級別的顯示屏幕,micro led的密度極高、驅動結構的線寬更細,PCB板的成本優勢已經不明顯,甚至消失。同時,從巨量轉移工藝角度看,玻璃基板表面比PCB板要光滑很多、抗腐蝕性也更好,更有利于提升巨量轉移工藝的效率與準確度。
正式因為有這些好處在,近年來TFT玻璃基板的micro led才成為面板大廠們的一個創新方向,同時也撬動了micro led顯示的一片新“天地”。
京東方們的TFT-Micro LED戰略目標是啥
在京東方TFT-Micro LED產品的通稿中,格外強調了“無縫拼接”這一點。顯然,其產品目標眼下還不是“彩電”市場,更多的是小間距LED大屏的“傳統應用場景”。
從具體產品看,P0.9的京東方TFT-Micro LED基本對應于目前小間距LED真正商業化應用產品的“頂級分辨率”水平,目標顯然是“高端會議、高端智慧調度中心”等大屏幕應用。而P1.8產品,像素密度較P0.9減少了四分之三,產品成本一定更低。其目標主要集中在大型商用廣告、數字告示,乃至安防顯示市場。
從歷史角度看,京東方液晶屏幕在數字標牌和安防拼接市場規模不小。借助TFT-Micro LED新技術,渴望突破液晶產品的拼接縫隙和大尺寸限制兩大瓶頸。可謂目標市場非常明確。
京東方的這一TFT-Micro LED目標性市場,也體現了近年來小間距LED產品發展的方向:替代拼接顯示工程中的DLP和液晶單元、替代數字標牌與廣告應用中的液晶大屏、在會議室市場成為交互液晶平板的更大畫面替代者……以及,未來可能成為家用彩電巨幕化的技術選擇。顯然,這些既有的小間距LED大屏市場和未來的可能市場,對京東方等液晶面板企業的“傳統空間”構成了一定的壓力。
所以,三星、華星、群創、京東方,進入TFT-Micro LED領域也就不足為奇的:不僅是技術上的可行性,也是市場上的“防守與進攻”。但是,也許液晶面板企業認為自己的創新是對既有的液晶拼接和液晶大屏場景的“市場替代性防守”,但是LED大屏企業可能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地盤被侵犯了”!
首先,以群創、京東方等企業的“產業鏈上游”身份看,其micro led產品不太可能主要依靠自主品牌推向市場。其必然向此前的商用液晶大屏和液晶拼接企業推薦,嶄新的TFT-Micro LED技術顯示模組——這種商業模式類似于此前LED大屏的“封裝企業”在做的事情。
其次,有了液晶面板巨頭支持的TFT-Micro LED產品,液晶商用顯示企業和廠商就能夠更為便捷的推出各種小間距LED大屏——這無疑給液晶廣告機、液晶拼接企業提供了額外的競爭力和市場拓展維度,與既有的LED大屏終端企業形成更多的“競爭”。液晶商顯與LED商顯的混業態勢,將迅速改變此前兩大技術流“井水不犯河水”的格局。
當然,對于傳統LED產業鏈而言,最上游的晶圓企業必定“很高興”:因為,在顯示面板巨頭越來越多的涉足micro產品的背景下,LED晶圓企業的下游伙伴范疇拓寬了。LED顯示的終端供給陣營的增加,也有利于micro led產品加速市場化,提升了LED上游市場的未來預期。
中下游競爭加劇、上游獲利”:這就是京東方們大踏步進入micro led顯示陣營,帶給LED大屏傳統產業鏈的基本影響。這也將促使一輪行業新的“合縱連橫”大戲的展開。
例如,利亞德集團宣布與臺灣晶元光電股份(元豐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關于Mini LED和Micro LED顯示項目合作框架協議》;聯建光電與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京東方宣布與美國公司 Rohinni成立Micro LED合資公司BOE Pixey;廣東光大集團將國內知名小間距LED品牌AET納入版圖;三安半導體與TCL華星簽署了《聯合開發協議》和《股東協議》……
一系列大資本、大集團、大動作,進一步彰顯了Micro LED產業未來的前途是光明的。行業專家指出,Micro LED技術有望統一未來的穿戴、車載、工程與商用大屏等市場,并在家用巨幕彩電需求上占據一席,這一技術已經成為未來顯示的必爭之地,是國內顯示產業界在液晶和OLED之后,投資最大的細分版圖之一。京東方CES2021上的高調展示TFT-Micro LED只是這個行業的開胃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