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小間距LED顯示技術一個新的流派正在到來。那就是COG技術,即利用玻璃基板TFT代替PCB電路板的技術。該技術擁有更多的體驗和工藝上的優勢:
例如,TFT基板更容易制備高密度的驅動電路結構,滿足0.X級別小間距LED顯示,micro技術的需求。TFT基板的玻璃表面更為光滑,在對巨量轉移工藝的適配性上也更好。同時,采用TFT基板的COG技術依然具有COB技術那樣的整體封裝優勢。更為重要的是TFT驅動是天然的AM驅動結構,比較大多數PCB的被動驅動技術,在頻閃、亮度和灰度控制上也有優勢。
可以說,COG技術是小間距LED顯示在micro時代、0.X級別間距顯示上,不錯的技術選擇和方向。國內外這一技術的產品探索,在2021年加速展開。特別是吸引了一大批液晶面板企業的關注,如三星、LG、群創、友達、京東方、華星光電、惠科、深天馬……
2021年11月16日舉行的TCL華星DTC 2021全球顯示生態大會,華星光電展示的基于玻璃基板的LED顯示產品包括:125英寸透明MiniLED直顯、75英寸P0.6氧化物AM直顯Mini LED電視、集成了In-cell觸控技術的1.37" AM Micro LED手表屏;7.1英寸的柔性Micro LED屏幕;及6.24英寸高亮Micro LED屏等眾多差異化產品。
另據韓國媒體報道,三星顯示(SDC)日前與友達光電(AUO)接洽,要求其開發一款用于三星Micro LED電視的12.7 英寸Micro LED LTPS TFT背板。三星計劃在2022年推出89英寸、101英寸和114英寸基于LTPS的Micro LED電視。當然,行業預計三星這一選擇可能將增加其產品成本。但是,對于滿足4K分辨率的彩電性需求,100英寸上下的LED直接顯示大屏,高精密PCB板的成本也沒有現成的案例來預估。
當然,傳統小間距LED企業對COG技術的熱情一點都不少,頭部品牌都已經投入相應的技術研發之中。但是,和面板企業的高調不同,傳統小間距LED企業對COG至少有兩個巨大的疑問:1.COG技術到底要應用在哪些產品和場景之中,畢竟從P1.0間距上下的產品看,COG在成本上是有劣勢的,而P0.5級別或者以下的產品,目前行業需求甚少;2.采用COG技術之后,玻璃基板端必然受到面板企業制約——未來的COG LED顯示產品市場“誰來主導”是一個問題。
即COG產品的成熟,技術問題需要解決、需求場景問題需要解決,產業鏈和供給結構也會面臨重構的挑戰。可以說LED顯示歷史上,從來沒有面對這樣一種“行業影響之廣”的新技術。這也是2021年COG技術高調的聲勢開頭、低調的缺乏落地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