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十四五”的開端,謀求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科學轉型是長久以來我國持續探索的目標。特別是在裝備制造領域,謀求結構性轉型升級,從低端加工到高端制造,再到尖端研發勢在必行。回望2021年,這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旋律之一。
12月8日,2021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在南京開幕。大會集中展示了全球智能制造領域最具代表性企業的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權威發布國內外智能制造示范企業的最新發展成果。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規模以上高技術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4.7%和4.7%,增速較上月分別加快0.7和0.4個百分點,分別拉動工業增長2.2和1.6個百分點。高技術和裝備制造業對工業增長的帶動作用持續增強。從行業看,10月份,作為工業第一大行業的電子行業增加值同比大幅增長14.0%,增速較上月加快4.5個百分點。
足見,高端制造轉型升級,不僅主流地位日益凸顯,并已實實在在讓我國經濟享受到了初步的紅利。事實上,聚焦高端制造,為我國經濟注入新動能,激發新活力,是保持未來我國經濟韌性和增長的動力來源,而這種高端制造的核心,正是源源不斷的創新。央視新聞報道中,這一底層思維被精準地概括為:“以創新引領,培育新動能,激發新活力,正是中國經濟結構之變的深層邏輯”。
2021年,數字經濟增速前所未有。工業領域中第一大行業的電子產業,其增加值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而產業數字化的進程仍在不斷加快。為了進一步培育扶持自主創新力量,我國持續在為企業減負、賦能上下功夫。目前,我國已培育4萬多家“專精特新”企業、4700多家“小巨人”企業、近60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將視線轉回顯示設備制造領域,也不難發現,轉型高端制造、創新研發也已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旋律。以小間距LED顯示行業為例,一方面,近年來我國屏企持續加大自主研發力度,同時加強了專利保護工作布局。在2021年,我國LED屏企成功勝訴“337調查”,被視作是我國屏企核心研發能力和專利保護能力持續增強的里程碑事件。
另一方面,我國LED屏企也在高端制造層面積極布局。包括新建、擴建小間距、微間距LED制造基地,為數字時代的產能爆發打下堅實基礎。同時,這些基地也成為我國屏企實踐智能制造的溫床,大量數字化、信息化手段的引入,為這些工廠賦予了智能、高效的優勢。
擁抱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制造,對于屏企而言,其實不僅僅是對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響應,更是行業自身發展階段的要求。特別是在面對傳統小間距LED顯示產品同質化競爭加劇,甚至有低端價格戰攪局的局面下,以MLED技術為契機,積極投身創新研發和智能制造,構筑技術和產能壁壘,顯然是跳出傳統競爭,擁抱新藍海,搶占未來市場先機的明智選擇。
由此可見,在國家政策層面的有力保障,以及行業內生動力的雙重同向作用力共同加持下,擁抱數字化和智能制造,將持續賦能顯示行業,同時也將成為淘汰低端產能的一把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