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爾學聯網在青島嶗山區教育和體育局人工智能教育實驗室項目交付期間,為保障產品順利融入教學應用,同步為該區40多所學校的教師展開了一系列培訓。該培訓以中小學開展人工智能課程為切入點,用實際課程案例為老師們舉例,以問題探究式學習和軟硬件結合的學習方式,為教師們帶來別開生面的教學體驗。嶗山區教體局主管領導對學聯網的全流程服務給予了肯定。
學聯網與嶗山區聯合打造人工智能樣板
自教育部發布《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推動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發展以來,各地紛紛輸出了關于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學的指導意見。其中,青島市發布了《青島市人工智能教育實施意見》和《青島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課程綱要》,宣示青島將全面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培養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嶗山區作為青島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區,正承接著這一戰略實施,率先完善基礎環境,構建人工智能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專業教師隊伍,展開人工智能教學方案的先行探索。
學聯網是嶗山區教體局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合作伙伴,為其量身打造了個性化的人工智能全場景教學解決方案,提供了包含解決方案、硬件產品等全系列的服務支撐。除此之外,學聯網還從教學實踐的長遠效果出發,邀請了人工智能教育領域專家們對區域內40多所學校老師展開人工智能培訓,推動區域內人工智能教育教學多層次深入發展。
學聯網相關負責人表示,搭建人工智能全場景教學解決方案僅僅是其服務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服務則在于軟實力的輸出。“設備和教學場景最終是為老師和學生服務的,讓老師學懂、學生學會是我們關注的事。因此,我們打算開設不低于40個課時的培訓,真正讓老師吃透、學懂,以便后續更游刃有余的教學教研。”
“方案+服務”全流程運作獲學校和教師點贊
當前,人工智能與教育的融合雖然日漸加深,然而在基礎教育領域,仍然面臨信息化裝備不足、教師信息化素養缺乏、課程定位模糊等諸多現實問題,制約著人工智能教育的快速發展。學聯網在承接嶗山區人工智能實驗項目方案規劃外,持續分批次組織區域內教師進行培訓,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
前兩次培訓中,專家們從當下的人工智能教育政策出發,講述了人工智能教學的重要性,針對當下最火熱的人工智能平臺的應用、機器人教學體驗、虛實模擬、編程設計等知識進行延伸,并依據實際設備操作進行了演示互動。專家和老師們還圍繞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學中如何開展、課程如何設置更合理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互動,現場氛圍一派火熱。
參加培訓的張老師表示,這次培訓對他未來規劃人工智能課程有突破性幫助。“我承接學校的人工智能課程開發工作,通過培訓我發現之前我的規劃更偏向理論,但實操反而更重要一些,扶正了我的教研方向,真的是一場及時雨。”
培訓后,與會老師們紛紛從最初的單向接受者變成了后來的互動輸出者,對人工智能教學有了更加實際性、創新性的認知,也為對日后嶗山區人工智能教學的蝶變埋下了希望的種子。目前培訓已進行兩次,后續培訓工作將繼續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