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關于LED屏走進電影院應用的前瞻性報道不斷見諸于報端。除了在技術成熟度上持續推進外,我國的小間距LED屏企也的的確確在推動該領域應用落地方面進行了諸多相關工作。今年以來,洲明率先拿下了好萊塢DCI認證,解決了LED屏進入影院市場的“許可證”問題。而與此同時,國內多家LED屏企也紛紛表達了進軍該領域的強烈意愿。那么,為什么LED電影屏的商業化應用前景被普遍看好呢?
眾所周知,當前投影設備仍是電影院放映設備的主力,事實上,自電影藝術誕生百年來,這一情況幾乎沒有發生變化。但與此同時,電影的拍攝和制作技術卻在持續進化中,以致于,在部分片源下,諸如HDR和3D,亮度不足不僅會造成畫面顯示效果不佳,并且長時間觀看還會出現頭昏等不適癥狀。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投影企業采用了引入激光光源等做法來提升亮度。而對于小間距LED屏來說,亮度恰恰是其與生俱來的優勢。業界專家指出,mini/micro LED在3D影片的放映上效果更好,可以帶來更加逼真的視覺體驗。更高的亮度也意味著,即便長時間觀看,也不會有舒適度的問題出現。并且,由于LED屏亮度自主可調,使其無論用在傳統黑暗環境下,還是有明亮光線的環境下,都清晰可見。進一步說,LED電影屏不僅僅能看電影,還能當做背景屏,用在婚禮、發布會等場景下,或許能為電影院的商業模式拓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中影國際影城北奧店四號廳洲明LED影院屏
拋開亮度,我們再來看應用。傳統影院的場地設計通常十分復雜,受制于放映機和銀幕的屬性,要特設專屬的設備間來放置設備,還要留光通路,使得場地設計往往十分受限。并且,傳統氙燈放映機還要面臨經常更換燈泡的繁瑣,激光放映系統還要面對散斑處理等問題,如今影院普遍采用的金屬幕通常價格較高,且一旦局部破損就需要整體更換,這些對于影院經營都是巨額的成本。
相對來說,LED電影屏采用自發光原理,并且能夠提供豐富多樣的像素間距選擇,適應不用規格影廳的觀看需求。并且不需專用設備間,不需留光通路,因此在影廳的設計上更加自由,使得影院可以將不規則空間也充分利用起來,增加座位數,提升票房。再者,LED電影屏無需換燈,無需處理散斑問題,更無需面對銀幕易損的問題,只要做好防護措施,后期運維將是相對更為輕松的。
最后,看電影作為一種時尚消費方式,人們通常存在“求新”的消費心理,越是新技術就越容易引發人們的好奇心,并且寧可為此負擔更高的票價。而作為一種前沿的應用。LED電影屏在市場上仍然是“稀罕物”,一旦推出,就很容易與周邊采用投影系統的影院形成差異化,這也為影院打造新的票房引流IP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