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韓國媒體的一則消息引起了我們的關注。10月14日,韓國Onmind公司旗下的AI虛擬人“SUA”與泰國廣告公司Dynamic Digital Display簽訂了為期三年的專屬合約。根據約定,“SUA”未來三年將在曼谷的地標性建樹上安裝的巨型廣告牌和電子屏幕上,以廣告模特的身份出現。據悉,這是韓國“虛擬名人”首次進軍泰國廣告模特領域。
(圖片來源:韓國經濟新聞)
近年來,數字虛擬人業務發展如火如荼,虛擬主播、虛擬主持等,已經被人熟知。值得關注的是,通過在許多商業應用領域逐步替代真人,虛擬數字人已經開始作為知名數字虛擬人明星轉化為流量,并最終轉化為商業化盈利,完成了從實驗室到市場應用的商業化應用轉變。
事實上,這并不是數字虛擬人首次在商業領域亮相。比如眾所周知的,初音未來、洛天依等虛擬歌手,已經通過舉辦線下演唱會的方式,成功轉化成組織方的收益,創造出大量的盈利。甚至有人開玩笑說,以數字明星代替真人,既省錢,還沒有翻車風險。這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也真實地反映了當前市場的一個發展趨勢。
就在今年國慶期間,由洲明科技打造的LED光顯行業首個裸眼3D數字虛擬人形象——少女「祁小驀」在華中地區最大尺寸的999㎡裸眼3D屏「三鎮之眼」上與廣大民眾見面,成為不少人前來打卡的網紅景點。
(圖片來源:洲明科技)
作為業界首創,祁小驀不僅僅是一個“有名有姓”的虛擬數字人形象,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將被打造成城市知名形象代言的IP,未來通過更深層次的開發和轉化,與之相關的衍生產品也會大量上市,甚至會帶動新的商業模式出現,從而讓虛擬數字內容真正與商業化對接。
不難發現,經歷了幾年的快速發展,虛擬數字人業務已經進入了技術相對成熟的發展階段,而現階段的主要任務,則是探討如何將虛擬數字人與諸多傳統業務領域深入結合,從而開辟新的商業模式,開創更多的商業價值,使之真正轉化為盈利的工具。
事實上,除了上述兩家典型的數字明星應用外,虛擬數字人在許多領域也開啟了快速滲透的進程。譬如在銀行等金融機構,奧拓電子正在加速推廣其數字虛擬服務人員的應用。這些虛擬形象,可以為客戶提供不間斷的業務辦理協助、業務咨詢等,還可用于銀行內部業務培訓,極大地提高了培訓效率和客戶服務滿意度。
未來,伴隨數字化經濟向各行各業的深入滲透,傳統實體經濟必將更多地吸納數字化服務的應用。以數字虛擬人代替真人,或者開辟新的商業模式、提供新的服務,也必將在許多傳統經濟領域蔚然成風,這對于LED屏企而言必然是一個難得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