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大陸大尺寸交互平板出貨總量突破202萬臺,同比增長19.3%。這已然是國內交互平板市場連續十余年高速增長期中的又一個“豐收年”。借此大勢,2022年國內交互平板行業的成績想必會再創高峰,也會有更多的“升級”出現。
1.2022年,交互市場的“98英寸”如何發展
洛圖科技(RUNTO)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是國內交互平板產業“98英寸”正式登場的“起步年”。全年市場需求近萬臺左右。98英寸固然在整體市場中的占比有限,但是行業依然認為“交互平板市場”進一步向大的空間已經打開。
一方面,教育采購市場,2021年投影白板需求端持續萎縮,2021年出貨4.4萬臺,同比大幅下降59.8%。但是其90英寸以上產品占比明顯提升,銷量達到近3萬臺,市場占比近7成。即,從投影白板市場的格局看,90+英寸、100英寸市場的“交互平板”需求是真實存在的。目前,98英寸液晶交互平板銷量有限,更多的是其“成本和價格依然較高”。
另一方面,交互平板產品的發展歷史就是“不斷大尺寸化”的歷史。即今天占據商教市場絕大部分交互平板份額的85/86英寸產品,也是從只有“1萬臺每年”銷量穩步成長起來的。尺寸不斷變大,也符合液晶面板行業自身的發展規律。
因此,如果2022年98英寸的交互平板繼續保持翻番以上的成長速度,甚至有更快增長出現,并不會令行業感到意外。另據行業人士分析認為,即便98英寸交互平板只占據交互顯示市場“頂尖高端”需求的市場,其份額比也會超過5%、年度市場需求超過10-15萬+。
2.2022年,教育市場液晶黑板能否走過“關鍵拐點”
2018年之后,教育交互市場進入“瓶頸期”。甚至,2019年還出現了市場規模的萎縮。這一背景下,如何創新產品“應用價值”,驅動換新市場發展,就成了行業根本任務:其中,液晶黑板被寄予厚望。
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大陸市場液晶黑板出貨規模突破40萬臺,同比增長60.5%。多年努力的液晶黑板創新產品終于迎來了爆發趨勢。行業研究認為,未來教育交互市場,液晶黑板將成為主要形態。特別是在行業進入存量為主的市場時期,液晶黑板的增長就是傳統產品銷量的下滑:即傳統交互平板2021年90萬臺與電子黑板40萬臺的市場比例,將日益縮小。
如果2022年液晶黑板依然保持6成增幅,其市場規模渴望達到64萬臺、同期教育市場傳統交互平板規模則可能下滑到70多萬臺——這一預估數量對比的差距并不大:即2022-2023年將是教育市場,液晶黑板超越傳統交互平板的“關鍵轉折時期”。
當然,液晶黑板能否再次實現成長飛躍,與其產品價格有密切關系。這方面,2021年開始紅外觸控液晶黑板市場份額增加,紅外觸控比電容觸控成本更低,有利于低價格液晶黑板的普及;同時,2021年中開始的液晶面板大降價有望進一步拉低2022年液晶黑板整體價位、納米銀等電容觸控產品產能的增長,也利于液晶黑板產品均價下滑。即,2022年,行業有一定的信心對液晶黑板的成長性抱有“希望”。
3.2022年,教育市場“增收”是否會繼續
2021年,教育交互平板整體市場出貨136萬臺,同比增長7.6%。顯然這不是一個高速成長的市場格局。尤其考慮到2019年教育交互市場的萎縮、2020年疫情影響下的市場低迷,2021年交互平板市場規模,其實與2018年比,基本處于持平狀態。
但是,2021年由于液晶黑板的加速成長,85/86英寸產品的市場占比大幅提升。行業銷售額數據還是“非常漂亮”的:即2018年之后,教育交互市場的規律,就從“數量增長”,變成了“質量增長”。
更大的畫面顯示面積、電容觸控等更高端的書寫體驗、液晶黑板等更復雜的集成安裝:這三點構成了教育市場“銷售額”增量的關鍵。但是,2021年開始也有一些新的變化:如液晶黑板中低價格紅外觸控產品占比增加、大尺寸液晶顯示產品自身價格下降等。
特別是2022年,預期98英寸這樣更大尺寸產品即便爆發性增長,市場占比也不會大幅增加,無法承擔起此前85/86英寸崛起對終端價格的拉動能力;加之2021年下半年開始,85/86英寸液晶顯示價格加速下滑、大尺寸觸控產品成本也隨著產能規模擴張下降;液晶黑板的成長速度已經在2021年達到一個極高的巔峰,2022年進一步突破難度增加……這些因素導致,行業有分析認為,2022年教育行業交互設備的“銷售額”增幅會較2021年下降。——未來數年,教育交互市場“質量成長”帶來的增收紅利,逐漸減少是大概率趨勢。
4.2022年職教能否繼續“執牛耳”
教育行業日益的飽和化,讓教育交互設備市場不斷要尋找新增量點:2021年,職業教育市場出貨量超18萬臺,市占比超過13%,與幼兒教育一起構成了“新增長點”。
行業分析認為,教育年限的延長,取代了新生兒和入學兒童的“數量高峰”、以及交互式教學普及,成為了新的教育行業交互設備采購的“市場穩定器”。即從更早時候的K9剛需、到之后納入高等教育普及的K12剛需、到幼兒教育普及的K15剛需,現在又增加了職業教育的新剛需。
這種教育行業總需求的增長,是交互平板教育市場成長的關鍵。行業預計2022年如果教育交互平板出貨繼續大幅增加,其必然要依賴于“職業教育”等增量的推動。特別是在投影白板在交互教學市場占比已經只剩零頭的背景下,交互平板的市場增量已經不可能在2022年繼續像此前那樣依賴從“投影”口中“虎口拔牙”。
這就決定了2022年教育交互平板市場的增量,更多的決定于職業教育市場的發展。行業人士普遍期望,職業教育的需求成長能夠穩定支撐行業規模,直到K12教育此前政策性采購形成的存量高峰到達“換新期”。
5.2022年,商務市場的“規則”質變
交互平板行業,這兩年成長的亮點,除了教育市場的液晶黑板外,就要數商務會議市場的需求增長了。
2020-2021年,疫情之下,遠程辦公市場爆發,會議市場交互平板需求連續突破5成的增幅。2021年,商用交互平板的出貨量達到66.4萬臺,同比增長53.6%。
2021年商用交互平板的成長,是一個關鍵時刻:即交互平板在商用市場的規模首次超過了商務投影機產品。——遠程會議,攝像頭下的視覺效果需求,讓液晶顯示較投影顯示的優勢格外明顯,市場需求產生了一次劇烈的質變,從而推動商務顯示市場技術競品格局的變化。
但是,2021年商用交互平板市場還隱藏著另一層質變:即這一年的行業成長“疫情”因素到底占比幾何。將2020年度的行業爆發主要功勞歸功于疫情,業內人士還基本上能達成共識;不過,2021年疫情突擊消費應該已經進入“衰落期”。這時候商務交互平板依然保持“高速增長”,增量較2020年還有大幅提升,就必然需要新的解釋。
對此,有分析認為,2021年商務交互平板的成長,更多得益于“智慧會議”、“智慧辦公”的普及趨勢,得益于客戶對新設備生產力的認可——而非疫情帶來的突擊消費。這一邏輯也將繼續支撐商務交互平板2022年的進一步高速增長。或者說,2022年商務交互平板的成長成績,將是檢驗行業增長內在邏輯的關鍵:因為,2022年商務交互平板再也不可能拿“疫情突擊消費”說事。經過兩年市場消耗,疫情突擊消費的商用交互平板空間基本消耗殆盡。
6.2022年,商用交互平板能否沖擊100萬臺
2020-2021年商用交互平板連續兩年成長率超過5成,市場規模達到66.4萬臺。如果2022年該市場依然保持5成增幅,其市場規模渴望沖擊100萬臺大關。
但是,行業內多數人士對這一目標普遍保守。行業內多數分析認為2022年商務交互平板市場規模在85萬臺左右。即增幅會顯著下降,絕對增量也不會顯著增長。這一理論的核心依據是,此前“商務投影機”的市場規模,高峰也不過一百多萬臺而已。商務交互平板對商務投影機有替代作用,但不是完全市場替代。
不過,也有另一種聲音在強調“被忽略”的事實:即商務交互平板市場的根本邏輯是智慧辦公的發展、是智慧商顯的發展。其中,此前相當一部分采用彩電產品或者單純大屏液晶顯示器的辦公顯示需求,也會轉換成“商用交互平板”。這部分市場的增長空間,不應該被忽略。
同時,隨著我國市場主體的增加,以及市場主體商務活動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商用顯示的市場需求規模一直在增加。特別是創新經濟、服務經濟的發展,對會議室信息化的需求推動作用,超過傳統制造業經濟;其中,小微企業加速創新發展和重視管理效率提升,對高端信息化辦公顯示設備需求增加明顯。這種結構性的需求增長也應該被考慮在商用交互平板的市場需求之內。
即,商用交互平板的市場增量應當比曾經的商務投影機“市場高峰”的產品需求結構“更為復雜”。這一點有利于商務交互平板產品的更長時間持續高增長。
7.2022年交互顯示彩電品牌們還可以更強嗎
無論是教育交互顯示市場更多的進入存量之爭,還是商用市場的高速崛起,都在改變“交互顯示”行業的品牌格局:
2021年,教育交互平板市場,在總量增長只有7.5%的背景下,長虹以52%的同比增速成為2021年增長最快速的品牌,海信以18%的增速次之。此外,創維液晶黑板細分品類上,獲得同期最快增長,增幅達88%。創維、海信在教育平板市場僅次于鴻合分列第三和第四名。
2021年,商用交互平板市場,品牌局面更為復雜。華為2021年以接近160%的同比增長幅度,躍居市場第二的位置,市占比超過11%。海信、皓麗和創維成為TOP5品牌的三四五席。同時,商用交互平板中ICT企業市占16%,市場占比提升了3個百分點,銷量增幅達8成以上。商用交互平板市場,更多的所謂專業顯示品牌份額2021年狂跌一半,在行業銷量大幅提升5成的背景下,這部分長尾品牌銷量幾乎下滑2成。
當然,無論教育還是商務交互顯示市場,視源旗下希沃、MAXHUB兩大品牌依然強勢穩居冠軍,繼續保持行業領導地位。特別是商務市場,其份額還再提升。不過這不妨礙,其它品牌特別是彩電品牌在教育和商用兩條線上的加速崛起。行業也預計2022年彩電品牌在整個交互顯示產業的占比會進步上升,海信、創維、TCL、長虹、華為等品牌會更頻繁的出現在市場和排行榜之中,專業顯示與彩電顯示的產業鏈協同效應也會持續放大,行業市場也將進入規模為王時代,市場集中化不可避免,更多小型專業顯示品牌可能淘汰出局。
綜上所述,2022年的交互顯示市場成長不斷、升級繼續、變革更多。這一年行業注定不會“沉默”,借助液晶黑板和商用市場的崛起,更多品牌都在策劃“彎道超車”的戰略。作為這兩大細分領域第三個高速成長年,2022年度的成績將對這些品牌的未來市場地位有決定性作用,也是其超車戰略的“決勝階段”。2022年交互顯示產業“大戲”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