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研發、惠州生產”
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選擇
惠州,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城市和深圳都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深圳交流往來密切。去年開通的贛深高鐵,再度拉近深惠兩地的時空距離。
與此同時,深汕高鐵、深惠城際等交通路網正加快建設,灣區城市間的“硬聯通”加速推進,惠州加快融入大灣區“半小時生活圈”。
交通大發展鋪就產業合作的“快車道”。這些年,隨著兩地間交通深度互聯,基礎設施“硬聯通”諸多項目加快落地,深惠在產業等領域的合作更加深入,逐漸形成“深圳研發、惠州生產” 的良好產業聯動模式,有效促進了兩地產業融合與輻射擴散。
從深圳出發,一個半小時車程,深圳衛視&壹深圳客戶端記者來到了深企雷曼光電位于惠州的生產基地。
雷曼光電是一家生產超高清顯示產品的企業,在惠州設立超5萬平米的智能化產業制造基地,用工及生產成本都降低了不少。得益于灣區物流供應鏈體系的完善,公司產品進一步開拓海外市場,遠銷北美、歐洲等130多個國家和地區。
走進生產車間,記者首先注意到一塊LED超高清顯示面板,這是經過固晶、焊線等10多道工序生產的,惠州的超大廠區支持了企業的大規模生產。目前,生產線全部開滿并24小時運轉,單月高清顯示面板產量相當于1.5個足球場。
惠州雷曼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傅仕良 告訴記者,深惠兩地的聯動,進一步打通了企業原有的一些信息壁壘。在粵港澳大灣區,企業與供應商、客戶之間可以互通有無,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跟效益。
深圳產學研優勢突出
支撐企業快速推出產品
對雷曼光電來說,如果惠州是企業從“1”到“N”的成果產業化樂園,那么深圳就是從“0”到“1”的基礎研究創新高地。
在雷曼光電位于深圳的研發中心,一塊163吋8K家用顯示屏非常吸睛。負責人介紹,這塊屏幕上個月剛在深圳進行全球首發,目前已在惠州工廠進行量產。
借助深圳產學研優勢,公司和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合作,雷曼光電研發的這一家用顯示巨幕在多項工藝上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其他研究成果也把握住遠程會議、電子辦公等市場增長的新機遇。
“深圳全過程創新生態鏈不斷完善,各方面的資源都比較豐富。從技術研究到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的支撐、人才的支撐,這些支撐給我們產品的開發,以及快速推向市場,提供了非常好的外部支持。”深圳雷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研發中心高級總監屠孟龍 說道。
灣區“硬聯通”加速推進
助力深惠兩地產業互補
深惠兩地地緣相鄰、文緣相近、商緣相通,資源產業市場互補性強。近年來,惠州不斷深入實施深度融深融灣行動,進一步加速深惠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一批深圳企業紛紛落子惠州,搶占發展商機。
數據顯示,2021年至今年4月,惠州引進各類深圳項目148宗,計劃投資總額1074億元。其中還包括正威集團、天安數碼城、創維等龍頭企業。
記者觀察
核心城市的優質產業向周邊城市外溢,有助于優化區域內產業鏈各環節的布局,也為核心城市騰出更多發展空間。
“深圳研發、惠州生產”這一良好產業聯動模式,將進一步促進兩地產業優勢互補、錯位發展,而實現的前提則是兩地的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灣區“硬聯通”加速推進,這一模式也必將在更多灣區城市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