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 LED超小間距產品的下一個主戰(zhàn)場會是哪里?行業(yè)目前集中押注在會議和家用兩大巨幕場景上。不過,相比家用對成本和空間如容納的更敏感,會議室市場可能是更容易“托起下一代需求”增量空間的領域。
因此,包括三星、LG等國際品牌,洲明、雷曼、奧拓、海信、創(chuàng)維、京東方、聯(lián)建光電等國內品牌,紛紛加強會議室micro LED顯示產品線的開發(fā)建設。例如,8月10日,LG正式發(fā)布 MAGNIT All-in-One(型號 LAAA),其136英寸型號將率先在歐美市場上市。其高級副總裁兼信息顯示業(yè)務部負責人 Paik Ki-mun 表示,“我們的目標是不斷擴大和增強我們的一體化 LED 標牌產品陣容”。這表明,其將會議應用視為micro LED顯示的一個重要潛在增長點。
布局會議室,主打“攝像畫質”
100-200英寸顯示的會議室應用,傳統(tǒng)解決方案是激光投影機。但是,受限于投影成像的天然劣勢,在近年來日益增加的“遠程會議”和“會議直播”需求激勵下,尋找更好畫質的大屏設備,成為行業(yè)共識。
“micro LED不是依靠先進技術的光環(huán),更多的,在會議室市場,其發(fā)展得益于攝像頭對高畫質的必然需求,進而對既有設備形成競爭壓力……”行業(yè)專家指出,在這樣的背景下,可以認為,大中型會議室和小型報告廳的micro LED顯示,是與“網(wǎng)絡視頻”技術的發(fā)展同步的。
以LG的新款 136 英寸型號會議一體機為例,其核心的間距指標是P1.56毫米——這幾乎是本土LED顯示企業(yè)10年前大量掌握的技術。由此可見,會議一體機市場,目前不是“技術主導”而是“應用主導”市場。行業(yè)的發(fā)展、品牌競爭,更多圍繞場景與應用技術的適配,以及渠道落地服務能力進行。
探索產品自身的標準化,實現(xiàn)“極簡落地”
“2022年以來,130英寸+、160英寸+,兩個尺寸型號已經成為LED會議一體機的首選。”業(yè)內人士指出,與工程顯示LED強調任意拼接截然不同,會議室市場LED一體機正在形成“比較標準化”的尺寸線。
一方面,中小尺寸上,液晶顯示地位鞏固。單純顯示功能設備,液晶98英寸能夠實現(xiàn)15000元的極低售價,并結合有4K分辨率。同時,液晶產品也已經推出110英寸產品,其成本底線也在萬元價位上——目前因為產品有限,售價高于98英寸產品。這使得micro LED的一體機市場需要與98/100/110英寸液晶進行錯位,并形成足夠的尺寸差距。這樣的背景下,130+成為一個比較好的起點選擇。
另一方面,大型報告廳和會議室,很多采用定制化的工程級LED顯示系統(tǒng),其對于LED一體機的需求并不明確。同時運維和安裝的復雜性,也決定了更大尺寸的“LED顯示屏很難一體化”。
例如一些本土品牌可能只有4個單元拼接而成,甚至直接是整裝發(fā)貨、開機即用。——更少的拼接單元,自然限制了“定制尺寸”的實現(xiàn),但是卻讓產品從包裝、運輸、安裝到維護變得更為簡潔。現(xiàn)場拼縫量的大量減少,也保證了屏體的高度一致的平整度。
這方面的特點,結合與130+英寸產生足夠大的尺寸差異,讓160+英寸成為另一個“主流”的尺寸線選擇。目前,主推LED一體機的品牌幾乎都布局了這兩大尺寸線。
通過尺寸線和拼接單元上的標準化,行業(yè)發(fā)展、特別是客戶認知推廣會更為順利。有業(yè)內人士指出,會議一體機市場無論是液晶還是LED顯示技術,都需要“標準化”概念,提升產品的易用性,減少用戶選擇的復雜度。
分辨率不是首要目標,成本控制戰(zhàn)開始
對于會議室應用,此前行業(yè)一直有一個判斷,認為超微間距是主力產品:即P1.0以下產品將成為主要應用目標技術。但是,實際市場發(fā)展表明,企業(yè)會議室市場對成本的銘感度依然比較高(雖然低于家用市場);同時,專業(yè)酒店和會展會議室,雖然對成本敏感度低一些,但更看重“定制LED工程的大屏差異化”應用,而不是一體機產品。
成本競爭超過分辨率競爭力,是目前會議室LED顯示的主要特征。其中,2K級別的產品依然是市場需求的主體。——這也與LED會議室大屏,通常觀看距離至少參照大學大教室的前排學生觀看距離有關:觀看距離在3-5米,決定了其對分辨率指標的容忍性也更高。
同時,即便升級為4K標準,目前已經成熟P0.9和P0.7技術,也足以滿足160+和130+英寸產品的應用。這實際上讓會議室一體機市場成為LED“成熟技術”的戰(zhàn)場。
“從性能上看,會議室對于消除LED顯示的顆粒化和攝像機下的摩爾紋效果,要比提升分辨率更迫切”。行業(yè)人士也表示,更為成熟的技術上,疊加更好的光學設計和高刷,也許是未來LED會議一體機顯示的品質競爭點。至于更為微縮的間距,如P0.3和P0.4等實現(xiàn)8K顯示,暫時沒有明確市場需求。
2K的130+英寸的LED會議一體機,未來目標價格可以形成與98/110英寸液晶會議產品的銜接。“尺寸銜接、價位也銜接”,這是LED會議一體機能夠從高端市場,向中低端普及市場進軍的關鍵之一。不過,目前會議一體機與一般廣告屏對比,其對顯示效果的要求會更高,且結合智能會議、甚至是紅外觸控功能,即便是P1.5級別的產品,依然“價格不菲”。
10萬元依然是LED會議一體機的售價門檻。結合LED一體機本身暫時不在追逐間距微縮,而是采用成熟技術的特征,行業(yè)判斷未來的“市場牛耳,更多由價格決定”:甚至,今天所謂的品牌先發(fā)優(yōu)勢,也需要價格競爭力與渠道服務力、品牌口碑結合,才有市場意義。
應用為王下,產品線如何分層
“與過去強調更多的細分尺寸線的LED一體機不同,未來市場可能對應用差異更敏感”。業(yè)內專家指出,錨定130+/160+兩個尺寸,通過2K、4K兩個分辨率,以及是否具有觸摸書寫功能,搭配不同智能主機、音響和攝像頭等配件,行業(yè)產品可以在“用端”實現(xiàn)多樣化。
即,會議一體機的產品線構建,未來更側重因功能不同而差異,而不是尺寸大小。液晶電視在中大尺寸上,幾乎是每10英寸一個主流尺寸。未來LED一體機面對的市場是更大的顯示屏幕,標準化的規(guī)格尺寸,其差異會比10英寸更大。行業(yè)認為20-30英寸一個標準尺寸是比較好的選擇。
另外,考慮LED一體機客戶的多種功能需求,產品開發(fā)強調“會議元素ALL IN ONE”是產品的必然特點。后者需要LED顯示企業(yè)跨越更多的硬件集成和軟件技術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產品向“IT和標準辦公電器”形態(tài)的整合升級。
綜上所述,小間距LED在會議室市場有著美好的愿景,但是目前產品定位依然處于摸索的階段。好消息是,產品標準化、服務和渠道力提升,以及成本競爭力的注重等,未來行業(yè)改進的方向已經清晰。業(yè)內預計,全球會議一體機市場正在跨越從目前每年萬臺到10萬臺的試水階段,未來年市場規(guī)模可能高達百萬臺量級。會議一體機將是小間距LED顯示重要的增量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