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采1月19 日發布重訊,經董事會討論為加速推動集團公司間整合、活化資產及優化財務結構,通過以新臺幣6.7 億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出售竹南廠房。此外,依國際會計準則第36 號認列資產減損34.5 億元(約合人民幣7.9億元)。
富采表示,近期積極整合集團臺灣廠區資源,優化廠房空間利用,原擬于竹南新建Micro LED 生產廠區,將改由利用現有子公司晶元光電(簡稱晶電)資源整合優化后釋出的其他廠區空間,來加速Micro LED 的發展,因此董事會議通過以6.7億元(約合人民幣1.535億元)處分2022 年新購的晶電竹南廠房。
富采表示,出售竹南廠房將有效利用資本支出,并提升集團資產使用效率。晶電董事長范進雍表示,透過生產集中空下空間,可作為Micro LED 廠區,因此不需要蓋新廠房,只需優化設備即可,同時節省資本支出。
此外,富采指出,另因全球景氣不佳,消費需求疲弱,晶電臺灣廠區藍光晶粒業務產能利用率偏低,公司正加速進行臺灣廠區資源優化整合,加上富采控股近期市值低于凈值,依國際會計準則第36 號「資產減損」進行資產減損評估不動產、廠房及設備暨商譽等資產之未來經濟效益后,擬將晶電于合并廣鎵時所取得的商譽31.42 億元(約合人民幣7.2億元)及因廠區整并產生的閑置資產3.08 億元(約合人民幣7056萬元)認列減損,合計影響富采控股合并本期凈損金額34.5 億元(約合人民幣7.9億元)。
富采也強調,本次資產減損金額為公司自行結算,尚未經會計師查核。本次資產減損非實際現金流出,對公司營運資金及現金流量并無影響。